时间:2024-02-0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日前,视频博主战马行动跑到南京一家商场,指控该商家玻璃上的招贴画有日本元素,是卖国行为。报警后,商家不得不整改。
此事引起了很大反响,包括多家央媒批判了其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最终战马行动的账号被封。
这让人想起2012年9月发生的对丰田车主的施暴事件,一位无辜的丰田车车主莫名其妙被打、车被砸,差点闹出了人命。类似的事件还有不少,它们都有一个共同标签,就是打着爱国的名义肆意违法妄为。
战马行动事件,暴露出一直以来存在的爱国生意现象。比如越是内容出奇、越是观点激烈,越是能获得更大的流量,一些人越能从中获得更多利益。这样的行为非但不是爱国,反而是害国,是在危害国家开放的大环境。
所谓猎巫,原指搜捕女巫或施行巫术的证据。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将女性打为巫女,将她们送上审判台,以至于当时人人自危。在现代社会,猎巫更多被视为一种道德恐慌,一般指一些无知的人们以充满成见的态度给一些特定人群定性。战马行动就具备典型的猎巫特征。
猎巫是社会的一种丑态,对此需要在法治的原则下加以严格治理。中国已经有了足够成熟的法律体系,不管战马们打着何种名义生事,只要有关方面能做到不受某些群体的压力,严格执法、无差别执法,就能够保障所有群体的利益。
在这次事件中,最可悲的是商家在战马行动报警后,被约谈,被要求整改、撤销图片。然而,有关部门线;的所谓举报吗?他们真不知道这是牵强附会,甚至无中生有吗?恐怕不是。相关部门的逻辑可能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为“爱国”总是没错的,即使是打着爱国的旗号。
在这起事件中,商家没有通过法律渠道主张自己的权利,是商家理亏吗?恐怕也不是。根本原因是既然被指摘成女巫,那就默默服从吧,唯恐遭遇网络暴力和社会舆论压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屈从于这种指鹿为马的胡作非为,毫不抵抗。
所以,一旦是非不能辨,黑白不能分,荒诞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无论是受害主体,还是执法部门,都应该旗帜鲜明地迎击这种丑恶现象,敢于发声,绝不纵容,依法维权,依法打击。而不是怕舆情,怕网暴,怕担责,从而采取鸵鸟政策,或是掩耳盗铃。唯有先从认知上形成共识,各方主体都敢于和这类不良风气做斗争,让这些害国者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才能从根源上铲除这类阻碍改革开放大业的社会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