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惊破世人罗剎海是谁的海

时间:2023-12-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刀郎新专辑《山歌寥哉》7月19日正式发行。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底,专辑内的《罗剎海市》在全球的播放量已突破80亿次,直接超过了2017年发行的西班牙神曲《Despacito》55亿次的世界纪录。

  首先,世界范围内,开始只是一些华人把《罗刹海市》分享到社交媒体,但越来越多外国网友通过歌词英文翻译等了解这首歌以后,也开始进行转发和热议,似乎不同国家和社会都能在这首歌中找到映照。

  男中音歌唱家、江苏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艺术系副教授周辉国大赞:这首歌犀利诙谐,朗朗上口,受到民众喜爱关注和传唱追捧。

  来自香港的95后流行音乐唱作人、Hody-Listen乐队主唱丁政凯也关注到刀郎的新专辑,并对《罗剎海市》印象深刻。

  丁政凯告诉香港中通社记者,与刀郎大约20年前在中国爆红的西北民歌风情音乐作品相比,《罗剎海市》多少保有刀郎过去广为人知的辨识度——质朴、深沉的男子汉气概,透着原始生命力的纯粹。另一方面,从《罗剎海市》也可看出他在以往创作基础上的突破,这首歌的文学意蕴很强,艺术水平也更加成熟。

  就歌词而言,灵感来自《聊斋志异》篇章,又按照当代流行音乐的填词方式,灵活运用拆字等手法,整首歌歌词内涵深刻,文辞也很美——这里所说的美,即既能精准传递歌曲中的深层涵义,又传唱度高,给听众带来震撼与享受的双重体验。

  “最近我在香港、内地都发现很多人讨论《罗剎海市》。这是一首民族风的佳作。我想,大家对它的关注也说明,目前中国大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在不断增强。”丁政凯认为,《罗剎海市》甚至可以说预示着华语乐坛未来的新趋势: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元素,彰显华人文化自信。

  刀郎原名罗林,1971年的端午节出生于四川省一个普通的民间艺人家庭,父亲是走南闯北的二胡演奏者,母亲爱跳舞。

  也许是耳濡目染的缘故,刀郎从小就喜欢音乐和各类乐器,初中没毕业,16岁就从家乡走出来去学习音乐。他经常在歌厅打工,遇到自己敬佩的调音师、键盘手,就凑前去向人家请教,同时刻苦钻研各类音乐书籍,一步步提高音乐素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及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会员李言告诉香港中通社记者,从刀郎的音乐创作轨迹看,他过去最红的时候大概是2003年到2006年,粗犷沧桑的西北民歌风格,让他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听众基础。

  此外,那时候中国的互联网远不及现在发达,刀郎当时的音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藉助移动通讯广泛传播——如《2002年的第一场雪》《情人》等都是当时手机“彩铃”热门曲目。

  李言也谈到《罗剎海市》的独特之处:运用《聊斋志异》的文言和讽刺美学“再创造”,取得了一定的艺术化成就。换言之,刀郎这首歌的创作也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另外,《罗剎海市》的音乐风格融合了中国民谣和雷鬼(Reggae)——种结合了美国节奏蓝调和拉美热情特质的流行音乐风格,富有轻快的节奏起伏感。

  有论者指出,刀郎一直深具诗人才华,而且生活在祖国苍茫的西部。他的轰动至少让人们意识到文学的界限变宽了,优秀的歌词作品也是文学世界的一部分。

  月来浩瀚的评论中,内地着名军旅诗人王久辛深刻地指出:“(这个)词儿,绝对是新诗佳作,它的精神资源:一民歌民谣,二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三表达当代情绪与思情的新自由诗。它的轰动,是对新诗的一次挑衅”,令人深深反思。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