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关明目张胆(míng mù zhāng dǎn)这是不是真相?

时间:2023-06-2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让文物活起来”是新时代文物保护方针的要义之一,也是新近召开的湖南省文物工作会议热议的话题。什么是活起来的文物呢? 或认为,就是“让文物动起来”“让文物数字化”以及发展文物文创等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动起来”“数字化”以及做好文创等,只是文物“活起来”的部分形式,我们认为,活起来的文物,至少还应包含以下三义。

  一是让文物“年轻起来”。我们注意到,文物往往多见于老少边穷地区或城市中的老旧小区,建筑类文物尤甚。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的湖南建筑类文物达8000多处,基本分布在古城古镇古村与老街区、老社区,这类文物以砖木结构为主,修缮与日常养护成本极高,即使筹措经费将其修好了,但“老态化”“空心化”的趋势仍难根本改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保护要求与使用需求的矛盾。如果文物建筑使用起来舒适、私密且经济适用,老态的躯壳内有颗“年轻的心”,一定会是受欢迎、吸引人的物业。实现这种“年轻化”,需要理念与技术创新,需要市场提供一种既符合文物保护需求又性价比高、低碳环保、适用面广、实施简易的材料与技术,而开发这些材料与技术,必然会促进相关设计研发、建材生产、加工制造等“资源链、产业链、技术链”的形成,这样一来,文物不仅有了一颗“年轻的心”,还会孕育一个年轻的产业。其他类别的文物,也需要这种理念与技术,“年轻起来”的文物,就会“健康长寿”且充满青春活力。

  二是让文物“时尚起来”。文物是岁月淘洗出的文明精华,与现代社会、现代人的陌生感、隔阂感自然存在。但这些精华,也曾经青春过、时尚过,几千年前的玉器、青铜器、帛书帛画等,即使用今天的审美标准,也令人惊艳。我们的时代,文物实际上已经开始时尚了。这些年,时常有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出圈”;文物、考古、古籍以及传统艺术类节目收视率常常保持高位;汉服、唐装呈现出流行趋势;一些重要文物及其展示场馆成了国家的会客厅与形象大使……。文物,走下神坛就会变亲切,就不再仅仅是静态的古迹遗址,还是有情趣的诗和远方;不再仅仅是可观赏的历史,还是网红打卡的明星;不再仅仅是能触达的跳动文脉,还是能启发今人创新创造的“智者”……,文物时尚了,文物天性就被激活了。

  三是让文物“思考起来”。文物怎么能思考?所谓文物的思考,就是让文物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让人看得见,站在先辈留下的遗产面前,要见物见人见精神,湖南有很多文物资源具备这样的潜质。湖南各地现存的大量古戏台,是传统乡村或社区娱人娱神的地方,更是乡风美俗、忠孝仁义等等思想传播之所;湖南考古发现的大量秦汉郡县治所及相关衙署档案,完整呈现了古代中国郡县制治国理政的图景,无言地表达了中华深厚而独特的行政传统。其他诸如反映多民族和谐共处之道的中国土司遗址、向文化致敬与培养人才的文庙书院、充满古老血缘家族韵味的祠堂等等,无不散发出智慧的匠思,把文物中的这种“匠思”提炼出来,就是把文物的“思考”激活了,文物的灵魂就活了 。

  总之,所谓活的文物,应该充满青春活力、时尚元素、思考能力,核心要义当是保护其核心价值、发掘其时代价值、成就其文化使命。(作者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湖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原处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