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自立自强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时间:2025-06-1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6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围绕“自立自强发展载人航天”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探索太空永无止境,飞天圆梦永不停歇。”两度飞天的“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说,中国航天人是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更是一群脚踏实地的人。

  1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费俊龙和其他4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围绕“自立自强发展载人航天”与中外记者交流,分享他们从事载人航天事业的亲歷故事和心路歷程。

  中国载人航天从起步之初就选择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30多年来,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千年飞天梦圆、到首次太空行走、再到实现空间建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李英良谈及这些成就有三点体会:一是坚持举国体制优势﹔二是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三是坚持精益求精、不断打磨。

  全程参与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说:“我们成功地建成了具有当代科技水平的中国空间站,核心关键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產权,產品全部国產化,走出了一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道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助理张璐现场展示了天和核心舱科学实验柜的模型。利用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科学实验柜,復合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等正不断取得国际上的突破进展。这正是他们自立自强,把核心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生动航天实践。

  作為一名“85后”航天人,张璐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传承的精神密码。”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中,指令长费俊龙带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执行了4次出舱任务。每一次,都能听到他们在太空中回答“感觉良好”。

  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孙威看来,航天战线的每一个岗位都有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成千上万颗“螺丝钉”拧在一起,就铸就了通往星辰的钢铁天梯。

  李英良谈到,载人航天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復杂、技术难度最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的大型系统工程。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是一个重大问题。

  “我们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工程特点,在设计之初,就採用了行政指挥系统和设计师系统两条线﹔对总体技术、科研质量和条件建设进行统一管理和安排﹔贯彻落实‘总体先行、各方参与、全局最优’的设计管理理念,将14个大系统、百余家参研参试单位拧成一股绳、统成一盘棋。”李英良说。

  杨宏说,“稳”字背后实际上是技术创新、系统的科学管理、团结协作以及无数航天人默默无闻奉献的共同支撑。

  “中华文明天然就具有友善、和平、包容等特点。从歷史上看,像丝绸、瓷器这些典型的中国制造,对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孙威说,中国空间站正是中国面向世界推出的又一张“国家名片”,也彰显了中国航天始终坚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

  他以自己的工作举例,我国不断完善和升级航天测控通信网络,也能為人类航天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测控资源。

  费俊龙也有相同体会。每次飞行时,他都会通过舷窗回望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探索开发太空是我们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也相信歷史会见証,中国空间站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他说。

  今年初,我国宣布将选拔训练巴基斯坦航天员后,曾被媒体评价為“平等互利的南南合作新模式”。如今,不少国家都表达了在载人航天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的意向。费俊龙诚挚地邀请“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能够到我们中国的空间站——天宫做客”。

  “载人航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从近地空间走向外层空间去探索和发现新事物,不断拓展人类认知和生存发展的空间。”李英良说,“我们着力推动技术和创新成果向生物制药、材料、能源、制造等领域的转移转化和应用,促进相关產业升级发展。”

  在现场,李英良还向中外记者分享了一个刚从一线传来的好消息:我国1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实施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

  人民网北京6月17日电 (焦磊)作為城市交通的“生命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轨道交通行业正在数智化助力下,探索更高效、安全、便捷的发展新路径。其中,大数据技术作為数字时代的核心驱动力,正全方位重塑行业运营模式、革新管理理念、拓展发展格局。…

  人民网北京6月17日电 (焦磊)日前,以“聚势·赋能·共益”為主题的2025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中企云供应链服务平台啟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发布了《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并举行了“订单助企,万链互联”签约活动,聚焦以链主企业、国央企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升级,回应中小企业在获取业务订单、打通供应链堵点、降低採购成本等方面的核心需求。…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