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祭(jì)乐(lè)捕(bǔ)迪(dí)这是不是真相?

时间:2024-05-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修志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传统,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传承。地方志享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太原市图书馆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地方志等特色文献的收藏,拥有品类齐全、数量丰富的馆藏资源。其中,全国县级以上地方志馆藏,其品种与数量位居全国公共图书馆前列。

  太原市图书馆特别推出“‘志’说山西”栏目,通过“读志”、“用志”、“传志”的方式,让山西地方志“活起来”,使广大读者在阅读三晋方志的同时,畅游美丽山西。

  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据薛关龙王庙细石器遗址发掘证实,远在1.2万年以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行、生息。唐尧时期,以尧帝师蒲伊子隐居于此而得名。古有蒲国、蒲阳、蒲子之称。北魏置石城县,隋大业元年(605)改蒲县至今。1985年设4镇11乡,101个村委,682个自然村, 16353户,77041人,总面积1510.61平方公里。

  境内南北山环,东西川绕,七塬展布,八河纵横,沟壑交错。五鹿山枕其北,石头山列其南,姑射山环其东,昕水河贯其中。治踞万山,壤接六县,依汾西,衔吉县,南北凭百里之险;拱临洪、邻隰宁,东西辟一线之天。故有“诚河东之咽喉,亦西秦之门户”之称。

  《蒲县志》共分二十编,主要介绍了建置、生态环境、人口、方言、经济环境、农业、工业、商业、财税 金融、交通 邮电、城乡建设、教育 科技、政权、党派团体、民政 人事、军事、文化、文物、卫生 体育、民情风俗。

  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县境似海棠叶状。地理坐标:北纬361132—363813,东经1105109—1112336。东与洪洞接壤,西与大宁毗邻,南与吉县、临汾相连,北与隰县、汾西交界。县境东起太林乡孔家坡,西至山中乡丰台村,东西48.5公里;南起黑龙关镇屯里南山怀,北至克城镇泰山梁,南北49.4公里。总面积1510.61平方公里。

  境内平均海拔1300米以上,与洪洞、临汾平原地区相差600米左右,海拔最高为克城镇五鹿山主峰,绝对高程1946.3米;最低为薛关镇皮条沟以西1公里昕水河出境处,海拔790米,相对高差1156.3米。

  县治城关,东距洪洞公路里程70公里,东南距临汾公路里程73公里,西距大宁公路里程49公里,西南距吉县公路里程99公里,北距隰县公路里程54公里,东北距汾西公路里程90公里,北距山西省府太原公路里程363公里,至首都北京公路里程861公里。

  县界与临汾市界长21公里,与洪洞县界长27.8公里,与吉县界长24.8公里,与大宁县界长30.8公里,与隰县界长48公里,与汾西县界长20.3公里,总周界长172.7公里。有古县、薛关、山中、山口、城关、刁口、黑龙关、曹村、乔家湾、太林、克城、公峪等12个乡(镇),50个自然村与外县界邻。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置石城县(县治今黑龙关村)。北周初置石城郡,大象元年(579),废郡为蒲子县(县治今古县村)。

  隋开皇九年(589),置蒲川县(县治在今城关)。隋大业元年(605),改蒲川县为蒲县,均隶隰州。

  五代时期,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所属,均隶河东道隰州。北宋,隶河东路隰州。金初,隶河东南路隰州。

  金兴定五年(1221)正月,蒲县升为蒲州,隶河东南路,辖午城、大宁县。蒙古窝阔台汗六年(1234)废州复置蒲县。

  蒙古至元三年(1266),废县,并入隰川县(今隰县)。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七月,复置蒲县,隶河东山西道平阳路隰州。

  明洪武二年(1369),隶山西省平阳府。清顺治二年(1645),隶山西省平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改隶吉州。清雍正九年(1731),又归隶隰州。

  民国元年(1912),蒲县属山西省直领。民国4年,归隶山西省河东道。民国26年,隶山西省第六行政区。民国27年,隶山西省第九行政区。民国29年,蒲县升中心县,隶山西省第十三行政区。民国34年,改隶山西省第十行政区。

  民国35年11月27日,蒲县第一次解放,隶晋绥边区吕梁分区第九专区。民国38年2月,改隶晋西南行政区隰县专区。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隶晋南专区。1951年,改隶临汾专区。1954年,改隶晋南专区。1958年10月,蒲县并入吕梁县。1959年10月,复置蒲县。1971年属临汾地区至今。

  人,女10734人。清光绪三年(1877),全县8674户,人口60420人。光绪四年大灾后,人口锐减。光绪十年,全县人口4736户,20059人。光绪二十五年,全县5万余人;光绪二十六年,再次大旱,全县人口降至3万余人。

  明、清时期,地方财政收入以田赋为主。明天启三年(1623),实征银12500.7两,清顺治四年(1647),实征银5320.9两。顺治十五年(1658), 实征银6144.5两。清乾隆元年(1736),实征银6183.6两。清光绪五年(1879),实征银4084.5两。

  民国4年(1915),财政收入1万元,其中杂税收入994元。民国7年,财政收入1.11万元,其中杂税收入1551元。民国18年,实征银元4700元,其中交解4000元。民国23年,财政收入2.75万元。

  新中国建立后,县级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税、工商税、企业收入等。1952年,财政收入23.78万元,其中,各项税收0.32万元,其它收入23.46 万元。1957年,财政收入74.95万元,其中,企业收入0.83万元,各项税收14.88万元,其它收入59.24万元。1960年,财政收入90.63万元,其中,企业收入43.71万元,各项税收45.45万元,其它收入1.47万元。之后,至1980年财政收入徘徊在29.57—69.79万元之间。1978、1979年连续两年,财政出现赤字。1978年赤字为4.04万元。1979年赤字为7.6万元。1981年后,县级财政收入出现转机。1982年,财政收入89.55万元,其中,企业亏损5.79万元,各项税收92.93万元,其它收入2.41万元。1985年,财政收入210.65万元,其中,企业收入13.97万元,各项税收191.7万元,其它收入4.98万元。

  清乾隆元年(1736),起解户部项下银2230.9两,礼部项下银17.7两,工部项下银184.7两,驿站抵解地丁正项银460两,本省额编兵饷银1540两,官役俸食、经费、杂支各项银1124.8两,购买绸绢、颜料、脚价,加征工费等银113.7两。光绪二十三年(1897),全县支出银1274.5两,其中,官傣675两,廪粮银64两,坛庙祭祀银110两,迎春神牛银0.6两,朔望行香纸烛银5.6两,铺舍司兵工食银216两,起送赴考贡生族、匾、花、红银12两。民国23年(1934)县财政支出1150.8元,占收入总额40.7%。

  1952年,县财政支出23.45万元,其中,社会文教费支出占13.43%,行政管理费支占41.66%,其它支出占44.9%。1957年,县财政支出69.89万元,占财政收入93.2%,其中,社会文教费支出占38.89%,各种事业费支出占22.64%,行政管理费支出占38.33%,其它支出占0.14%。1960年,县财政支出238.44万元,其中,社会文教费支出占21.05%,各种事业费支出占55.1%,行政管理费支出占23.35%,其它支出占0.5%。

  1965年,县财政支出102.26万元,其中,社会文教费支出占42.52%, 各种事业费支出占18.94%,行政管理费支出占32.76%,其它支出占5.78%。1975年,县财政支出210.72万元,其中,社会文教费支出占35.51%,各种事业费支出占38.87%,行政管理费支出占25.1%,其它支出占0.52%。

  1980年,县财政支出343.28万元,其中,经济建设费支出占8.46%,社会文教费支出占40.35%,各种事业费支出占26.75%,行政管理费支出占21.81%,其它支出占2.63%。1985年,县财政支出928.61万元,其中,经济建设费支出占13.40%,社会文教费支出占25.2%万元,各种事业费支出占12.15%,行政管理费支出占19.31%,其它支出占29.94%。

  1955年,省人民政府拔款1.3万元,征地2.67公顷,在县城北关修建。1956年,建成教室2排12间,宿舍5排45间,并开始招生。当年,招收4个初中班,166名学生。1960年9月,设立高中班。当年,招收1个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有教学班9个,学生420 人,教职员工38人,其中专职教师22人。1965年,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毕业1人,北京师范大学毕业4人,山西大学毕业13 人,其它学校毕业8人。教学质量为建校后最高时期。

  1978年,蒲县中学更名为蒲县一中。1979年高考中,在临汾地区排队第6名。1980年统考,全校文、理、政治等科全部及格,居山西省榜首。1983年,蒲县二中并入一中,复更名蒲县中学。1984年,省拨款30万元,县投资22万元,修建三层教学大楼1座,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同年,教师王环玫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1985年,设初中班14个,高中班6个,在校学生980人;教职工95人,专任教师47人,其中,本科毕业7人,专科毕业19人,其它学历21人。校园总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图书室、理化实验室各1个,教学仪器、各种教学标本8000余件,藏书1.3万册。250米田径场1个,篮球场4个。

  1977—1985年,高中班向高等院校输送学生76人,向中等专业学校输送学生121 人;初中有24人考入重点高中,153人升入中等专业学校,784人升入本县高中。

  蒲县师范讲习所民国7年(1918)创办,学制2年,招收高级小学毕业生1个班,31名学生。设算术、国文、图画、唱歌、工艺等课程。翌年停办。

  蒲县师范学校民国19年秋,蒲县第一高小附设,属省立学校,学制2 年。开设国文、数学、历史、地理、常识、教育学、心理学、音乐、图画、体育、教育行政、教学法、教育入门、党义等课程。共办2期,招收学生79人,其中女生30人。民国21年停办。

  蒲县师资训练班民国30年秋,天嘉庄高小附设,学制1年,共办1期,招收高小毕业生45名,其中女生4名。翌年停办。民国33年秋,成立蒲县师资训练班,校址占用一高上院。当年招收第一班,学生50名。翌年,校址迁西关张树和院,招第二班。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代数、教学法等课程。民国35年春,将两班择优录取50名学生转为师范班,其余学生编入蒲县中学。中学、师范同校。民国35年11月,师范班随旧县政府迁往临汾刘村。

  蒲区联合简易师范学校民国31年8月,省第三联合中学附设简师班和补习班各1个。同年10月,简师班、补习班从三联中分出,成立蒲区联合简易师范学校,学制2年,招收蒲县、洪洞、赵城、临汾4县高小毕业生。民国32年,简易师范迁至汾西毛家庄。

  蒲县初级师范1952年秋成立,附设于城关完全小学,有教师3人,招收1个班,46名学生。学生来自蒲县、临汾、洪洞等县。1953年7月,并入临汾师范学校。

  蒲县师范班1971年设立,附设于蒲县中学,学制2年。主要培养小学师资。招生采取公社推荐,经文化考试后,择优录取。共招收两个班,95名学生。1973年,毕业生大多数担任社队民办教师。1974年停办。

  农业专业教育民国8年(1919),县政府在城内晋文公庙设蚕桑传习所,实业技师王崇文主讲,学期2个月,每期招20—30人,学员一般为粗通文字妇女,学习栽桑、养蚕。

  1958年初,薛关、乔子滩良种场各兴办1所民办农业中学,克城兴办林业初级中学1所。不久,3所中学全部解散。1960年,乔家湾人民公社自办农业中学,开办期间共招2个班,100名学生。1963年,薛关人民公社自办农业中学,校址在今薛关大桥北端,共招收2个班,70名学生,开设农业基础知识专业和普通初级中学课程,教师4人。1975年,黑龙关碾沟成立“五七”农校,有教职工6人,学制3年,开设农、林、牧等农业知识专业和普通初中课程,共招收2个班,52名学生。学校有农场6.67公顷,林场33.33公顷,及木耳场、猪场、红果加工厂等。1981年,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蒲县分校成立,由县农业局代管。设农业、林业、畜牧等专业,学制3年,入学和毕业参加成人统考,国家承认学历。1982年4月,招收第一批学员,27人。至1985 年底,共招收3批,124人,毕业19人,其中女生7人。

  卫生专业教育1965年,县卫生局在县医院创办卫生学校,学制3年。共招收1个班,50名学员。学生结业后,大多数担任各大队赤脚医生。1968年停办。

  工业专业教育1958年,席家沟铁厂创立民办工业初级中学,不久停办。1982年,县在黑龙关创办蒲县煤炭学校,附设于黑龙关中学,开设煤炭开采和普通中学课程。共招收1个班,45名学员。

  职业中学1984年创办,校址在东关,学制3年。开设林果栽培、水利、幼师、财会等专业,共招收2个班,110名学生。1985年在校生166人。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