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牛英德(名天位),浚县新镇人,原为扈全禄匪部旅长。1938年被歼后,牛返原籍,充任国民党新镇区区长,开始扩充武装。1942年拥有3个营,1个特务连,1000余人,盘踞新镇、淇门一带,横行霸道。1943年5月,牛投降日军,任日伪县保安联队司令兼伪区长(见《人物篇》)。
1945年8月,日军投降,人民武装解放县城。牛与国民党浚县县党部书记王震岩率部逃往淇县西岗。冀鲁豫四分区部队在政委张国华、参谋长王晓率领下进行追击。9月19日,由曲律搭浮桥过河,当夜将牛匪包围。20日凌晨发起进攻,黎明突破外围防线,敌据楼房颜抗。分区部队喊话令其投降,牛趁机率特务连突围,被分区骑兵部队歼灭,牛只身脱逃。在战斗中,敌第三营(营长李玉秀)起义反正。
这次战斗,毙伤敌300余名,俘敌700余名,生副司令裴子祥、参谋长刘介平和国民党浚县县党部书记王震岩。
1938年8月扈匪被歼灭以后,在专员丁树本支持下死灰复集队伍1000余人,盘踞扈堂、庞村一带,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解放战争开始后,成为地方最凶残的一支土匪力量。
1947年4月5日,刘邓大军三纵队陈锡联部七旅,在淇县民兵、汤阴公安队配合下将扈匪包围。经一天激战,将其全部歼灭。毙伤200余名,生俘800余名,缴获迫击炮3门,轻重机枪40挺,步枪500余支,子弹2万余发,电台1部,骡马60余匹,食盐3.6万斤,粮食8000石,兵工厂一座及其它军用物资。扈全只身潜逃。
火龙岗歼灭战是豫北战役的一部分。豫北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对国民党军举行战略反攻的序幕。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掀起全国规模的内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党中央、毛主席英明正确领导下,奋起自卫反击。从1946年6月至1947年3月,经8个月作战,歼灭国民党军65个师(旅)及地方武装共71万余人。蒋介石被迫由全面进攻改变为重点进攻。进攻重点即山东、陕北解放区。为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中央军委决定,在晋南和豫北举行战略反攻,以配合山东、陕北战场作战。
豫北,原系国民党军打通平汉线的战略要地,重点进攻开始后则成为联络陕北和华东两战场的枢纽地带。因而敌部署重兵防守,而且工事坚固。防御重点在平汉铁路和道清铁路交叉点的新乡以北地区。在新乡、沁阳、济源、孟县等地驻有王仲廉4个整编师,计6万余人;在长垣、封丘、滑县、濮阳等县驻有孙展2个整编师及王三祝等地方武装25000人;在淇县、庞村、宜沟、鹤壁、汤阴等平汉铁路两侧据点,驻有国民党军暂编第三纵队孙殿英部及地方武装1万余人。
1947年3月,正当胡宗南进攻延安时,豫北反攻开始。晋豫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指示,3月19日下达第一号命令。像北战役的任务是:“首先消灭敌王仲廉集团有生力量,彻底破坏黄河铁桥,摧毁平汉、道清铁路,收复与控制某些要点,破坏敌人东西两战场的联络,大量调动敌人,打乱蒋胡部署,以保卫延安、保卫毛主席”。
根据中央军委关于高度集中并大力培养地方部队战斗力的指示,我方中了一、二、三、六四个纵队和太行、冀南、冀鲁豫三个军区独立旅、基干团共60个团约10万余人,并动员10余万民兵及20万群众参战支前。参战部队编为4个集团:一纵队四个旅和四分区一部为第一集团;二纵队、冀南军区两个独立旅和冀鲁豫八分区一部为第二集团:三、六纵队为第三集团;太行军区两个独立旅,四、五分区部队和十七师为第四集团。
战役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作战任务是破坏黄河铁桥,推毁平汉、道清铁路,歼灭王仲廉部有生力量。一集团攻歼黄河铁桥守敌,炸毁黄河铁桥,破坏亢村以南铁路,进而夺取原式阳武两县(今原阳县)城:二集团以一个旅佯攻县道口、滑县城,迷惑敌人,主力至新乡东南张店一带集结;三集团攻取小冀和获嘉,主力于小冀附近集结,打新乡南援之敌;四集团切断新乡至汲县之间的铁路,围攻潞王坟,主力打汲县、辉县增援新乡之敌,并抽出一部配合10万民兵在道清线和平汉线汤阴至汲县段展开转攻击活动。
1947年3月22日,各集团迅速向作战区域运动,战斗在黄河以北平汉线日,拔除据点数十处,攻克阳、封丘、延津、原武、阳武5座县城,解放了东西150里、南北200里的地区,毙伤敌3000余人,俘敌2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物资。重创敌九师七十六旅,四十一师,三十二师,六十六师一部及王三祝部。截街了平汉铁路新乡至黄何段,控制了新乡至宜沟段。3月29日,一集团因遇风沙天气,炸黄河铁桥未果。蒋介石从汉口和驻马店调两个整编师乘火车增援豫北。蒋军连续失利之后,决心死守新乡、汲县,向汲县增援3个整编师,与新乡呼应。我军采取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战术、挥师北上。
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是:扫除平汉线两侧据点,消灭分散之敌,彻底破坏安阳至汲县之间平汉铁路,相机夺取汤阴、洪县两城,控制卫河、平汉线两侧地区,诱王仲廉北援,寻机歼灭之。二集团以一个旅奔袭汤阴县五陵,主力分别攻歼太保、楚旺、回隆菜园之敌,而后于五陵、大韩家、菜园一带集结:三集团沿平汉线北进,一部攻占县主力分别歼灭高村桥、大赉店、庞村、宜沟之敌,而后主力一部协助四集团围攻汤阴,大部集结到汤阴西南、西北地区;四集团一部向新乡、汲县佯攻,一部配合三集团攻淇县、汤阴两城,大部队攻歼鹤檗、曲沟、水冶、观台等地之敌;一集团为预备队,随二、三、四集团进至浚县翟村一带待命。
1947年4月3日,第二阶段战斗开始,各部队开始发起攻击。当日,解放淇县城。4日至10日,拔除回隆、楚旺、宜沟、庞村、鹤壁等据点数十处,歼灭程道生、扈全禄、司华生三个总队共1万余人,缴获迫击炮、小炮20门,轻重机枪356挺,长短枪5540支,炮弹500发,子弹35万发,手榴弹1.5万枚,战马80匹,汽车4辆,粮食8000石,兵工厂两座及其它大批物资。此后,我军开始围城打援。
4月5日,扫清外围,完成对汤阴城的包围。6日晚,攻克县城东关,歼敌一部。孙殿英火急电告蒋介石,请求援兵。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餐促王仲廉北援,解汤阴之围。王仲廉以四十九旅(第二快速纵队)为先导,在三十二师、六十六师、四十一师一部配合下增援。7日攻占洪县。8日,继续北进。9日,四十九旅进至浚县大赉店,六十六师进至浚县白寺、凌湖以北,三十二师进至浚县卫县。刘邓首长指示:待敌进至大赉店以北、宜沟车站以南地区,即将其包围于野外开灭。
10日上午,敌四十九旅进至汤阴南20里宜沟附近,我军开始阻击。经数小时激战,将敌击退。击毁坦克4辆,缴获1辆,毙敌600余名。敌军遭我打击后,当日下午缩回淇县城。我军加伴攻汤阴,诱敌再行北援。同时,将一、二集团主力合为路东集团,部署在平汉铁路东浚县屯子白寺一带,准备向西突击:将三、四集团主力合为路西集团,部署在平汉铁路西淇河以北山地,准备向东突击。以一集团一部正面迎敌,且战且退,诱敌入。预定战场为浚县火龙岗一带河套地区。
4月13日,工仲廉在顾祝同严令下,再次北援。仍以第二快速纵队为先锋,分三路北进。一路由淇县、道口一线北进:一路由浚县寺、同山一带西进:第二快速纵队作正面进攻。4月15日,敌第二快速纵队进至浚县侯庄、端庄、东西许洼一带;六十六师进至凌湖、门村、张洼一带;一、二、三旅进至席营、大小榆柳一带。16日,敌六十六师由园上、席营分三路向荆寨、同山、象山、小寨、刘河进攻;敌第二快速纵队进至翟村,进入我包围圈。王仲廉发现我军主力后,即命令部队收缩,但为时已晚。
我军一部长途急行军,插到敌后,将其后卫部队歼灭,切断了敌退路。当日黄昏,形成对敌合围。根据刘邓首长指示,二集团四、五两旅由南阳润和村对敌正面攻击,三纵队由大赉店、东西臣投出击,插至凌湖、同山一带,由西南向东北夹击。先将敌人分割包围,17日黄昏发动总攻。17日8时,我军开始分头进攻,分割压缩敌军。敌军连续几次突围均被打退。最后以3辆坦克开路,拼命突围,仍被打退。一个整营被我全歼,3辆坦克被我缴获。敌军突围不成,边招架,边退缩,最后旅部和两个团及一个工兵营被压缩到大小胡营一带。17日黄昏,我军发起总攻。三纵队向胡营之敌进攻,二纵四、五两旅围攻白寺,以防敌一九九旅及四十师三一六团西援胡营之敌。总攻开始几分钟,我军就攻入四个营。胡营之战最为激烈。
第二快速纵队武器毕竟不凡,大批照明弹使黑夜如同白昼。胡营系300户居民点,房屋多为砖墙平顶,有几座旧式楼房,高8米以上,石基砖墙厚40厘米,能防御枪弹。敌被我压缩到村内后,我三纵二十一团三营,不等主力到达乘敌混乱之机,主动发起攻击,占领村西北一角,并不断以小部队出击,不让敌人喘息。敌来不及修工事,拥挤到5座楼房里。23时,我三纵二十团赶到。24时,主力部队陆续到达。遂调整部署,准备总攻。二十一团和十九团二、三营从西面担任主攻,二十团从北面助攻,两个营为预备队。18日4时30分,胡营歼灭战总攻开始,很快毁三座楼房。旅长李守正躲入第四座,很快又被摧毁。他躲进最后一座楼房,旋又被摧毁,最后受伤被我俘获。此时,敌已大部被歼,少数仍在顽抗。
李守正写信给部下:“我已过来,要立即停止抵抗,以免无谓牺牲……”。18日8时,我三纵队全歼第二快速纵队,二纵队克白寺。下午4时,火龙岗大战结束。我军收复、滑、淇三县县城及道口新镇、卫县、洪门、塔岗车站、高村桥车站等重要据点,解放了浚县以西汲县以北地区。
火龙岗大战,歼灭国民党军四十九旅(第二快速纵队)全部及附属工兵第九团第营全部;四十七师一二七旅三七九团全部;六十六师一九九旅工兵连和搜索连全部及旅直一部,五九六团全部;四十师三一六团一部及一二二旅一个连,共歼敌13700余人。其中毙伤敌4500名(三七九团团长罗铸光被击毙),俘敌9207名。四十九旅旅长李守正、副旅长蒋铁雄、袁峙山、十五团团长郭子英被我生俘。缴获各种炮158门,轻重机枪500余挺,步手枪4500余支,炮弹2000发,子弹300万发,坦克8辆,汽车15辆(另击毁10辆)及其它军用物资。战后,地方武装在打扫战场时,捡到和从水中捞出各种枪200余支。
第二快速纵队被歼后,王仲廉余部退守新乡、汲县,不敢北上。像北战役进入第三阶段。5月2日,解放汤阴城,活捉孙殿英,歼敌9100余名。5月6日,攻克崔家桥,毙俘王自全部2800余名。9日至10日,连克三官庙、胡家庄等据点。5月中旬将安阳包围。5月下旬,按中央军委指示,晋冀鲁像野战军主力撤离安阳战场,进行休整,准备转向外线作战,进军像皖苏区。安阳之敌由冀南和太行军区部队解决。至此,像北战役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