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专家呼吁把利率降到零“零利率”真能促进中国经济吗?

时间:2023-12-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进入到2023年之后,国内银行存款利率是一降再降。对此,经济学家任泽平发布了一条动态,称:“把利率暂时降到零是个好办法,美欧前几年把利率暂时降到零,等经济恢复起来以后再加息上去,对于居民、企业度过暂时的难关有很大帮助。降到零利率以后,再通过财政扩张支持扩大内需,把经济复苏起来,利国利民。”

  专家任泽平呼吁把存款利率降到零,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希望通过投资和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今年以来,国内出口出现下行的趋势。资料显示,10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减少6.4%,已经连续第6个月同比为负值。既然出口数据不理想,那就通过存款零利率的方式,来降低投资成本,刺激国民消费。

  另一个是,国民存款热情越来越高,我国住户存款余额已经超过135万亿,人均存款超9.5万元,家庭平均存款超25万元。如果每个家庭都从银行里面拿出一部分存款用于消费支出,那国内经济形势就会明显改观了。

  实际上,任泽平所说的存款“零利率”在西方国家经常会使用。前些年,为了刺激消费,不少西方发达国家都把存款利率降至零。不过,这个“零利率”,只是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为0,而各家商业银行实际存款利率会在0.25%至1%之间。并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把钱存在银行里面还要倒贴钱给银行,那不是大冤种了吗?

  现在问题来了,专家呼吁把利率降到零,这个建议是否会被采纳呢?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如果银行存款都降为零了,那么储户存钱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很多人会把钱提取出来,放在家里的保险箱里。届时,存款会出现大量流失,银行会出现流动性问题,这样反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我国居民之所以不愿意消费,主要是为了应对失业、疾病、养老等问题,这部分钱即使存款再降,也不会拿出来用于消费的。

  第二,“零利率”也不符合中国国情。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要把基准利率降为零,甚至负利率,主要是之前他们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通缩,CPI下滑的比较严重。而我们中国,一直采取的是以宽松货币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每年都要超发大量货币。所以,与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商品价格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显然,在物价年年都要上涨的环境下,实现“零利率”,肯定是说不过去的,也是很难实行得了的。

  第三,把存款降至“零利率”反而不利于刺激国民消费。如果银行存款没有实现“零利率”,老百姓会有一笔利息收入,就可以拿出一部分利息用于消费。这样国民消费需求会有所提升。而如果存款是“零利率”了,老百姓就更没钱去消费了。

  同时,如果存款降至“零利率”了,很多人会觉得经济形势已经到了非常糟糕的地步,反而会收缩资金不敢再投资和消费了。所以,现在当务之急,并不是降低存款利率,而是提升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只要有了信心,消费和投资自然就回暖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