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一央企被曝大量员工资金被套!离职员工:投了8万仅拿回9000元!最新回应

时间:2025-08-0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日前,华侨城集团前员工王田(化名)向记者反映,在企业推行的“强制”跟投制度下,大量员工资金被卷入地产项目,如今因项目停工、资金未回正等原因难以返还,尤其部分被裁员工数额不菲的跟投本金被套牢。

  王田无奈地向记者表示,自己投了8万元进去,到现在只拿回9000元。2021年,王田和部分同事参与了公司项目跟投,2024年却突遭裁员。如今人虽已离开华侨城,可剩余的跟投本金仍沉淀在公司账户里,只能按当初的跟投规则慢慢等待返还。

  王田告诉记者,被裁员后的生活本就十分窘迫,而当初跟投的资金,是同事们攒了多年的积蓄,其中不少还是借来的。他们曾尝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可法院认为所谓强制跟投未达到“不跟投就解雇”的程度,因此不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强迫”,维权之路也随之受阻。

  王田向记者强调,自己是2021年参与跟投的,彼时地产行情已显颓势,尽管部分同事内心并不情愿跟投,但留给他们的选择并不多,如果不跟投会和公司产生矛盾,可能影响绩效甚至丢工作,“当时就想着保住这份央企的工作,才选择了跟投。”

  据华侨城A公开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末企业在职员工数量为24526人,而2024年报告期末这一数字降至19591人,三年间减少近5000人,而这些被裁人员中,不乏当年强制跟投的参与者。

  记者了解到,华侨城的跟投制度始于2019年。当年,企业发布《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跟投管理办法》的公告,对跟投相关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其中第一条明确提到,原则上所有投资项目必须实施跟投,确因项目类型、性质不适合开展跟投的,应经公司党委会审批同意。

  而在跟投人员上,必须跟投人包括项目公司负责人、项目公司部门负责人及由项目公司负责人提名的本项目公司关键骨干员工,项目公司隶属的二级单位负责人,二级单位核心业务部门负责人及项目直接相关投资拓展人员。

  面对裁员后经济情况急转直下的状况,曾参与过跟投的集团前员工期望能要回跟投本金,但依据项目跟投管理办法,只有项目经营资金峰值开始回落后,保证资金存量富余,才可以随项目经营资金逐渐回正同步启动跟投本金返还。

  “现在地产行情这么差,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这个(90%)去化率?更何况有些项目已经停工,永远达不到资金峰值,那本金就永远别想拿回来了。”王田说。

  王田表示,华侨城集团已在2023年出台了新的跟投管理办法,新管理办法也明确了,对于被动离职、主动离职情况的人员,原则上允许跟投退出。

  记者通过公开渠道查阅到,2023年,华侨城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侨城A发布了《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跟投管理办法(修订)》。

  “原则上说是可以退,但到执行层面却变了。”王田他们的核心诉求是希望能“分级处理”:优先返还被裁员工本金,在职员工可暂缓。然而,这一诉求尚未得到华侨城的支持。

  针对华侨城跟投制度引发的舆论,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房地产项目跟投属于合法合规行为,项目跟投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

  跟投实质属于投资行为,有盈利也有亏损的情况,无论跟投人员在职或离职,项目盈利时均会按照相关跟投协议及跟投制度予以分红,项目亏损时也需共担风险。

  对于员工关切,公司一直高度重视,与相关员工保持紧密、充分、友善的沟通,后续也将持续积极稳妥推进相关工作。

  对此,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唯有先让跟投制度回归“风险共担、信息对称、自由进出”的本源,再辅以国资企业的兜底示范,才能防止此类纠纷演化为更大的社会风险。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