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2月18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自2023年起,广东省开始将高质量发展大会作为开年第一会。今年,大会从广州移师深圳,并聚焦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召集了一批教育界、科技界、产业界人士探讨新质生产力的源泉。
围绕这些问题,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专访了广东工业大学原校长、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新。他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向创新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向改革要动力,这三者互促互联。而深圳的成功恰恰是其在“改革、开放、创新”这三大动力方面的成功。“大会释放的信号十分强烈——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深圳要打头阵,全省要靠新质生产力‘破圈’。”
陈新认为,为促进科技创新,既需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又需要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更大支撑,更需要改革生产关系,建设企业主导的创新体系,培育出更多“无可替代”的单项冠军,并对外资敞开合作空间,“而无论是开放还是创新,广东都应被寄予厚望”。
南方财经:今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新质生产力是核心议题。其本质要求是什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性是什么?
陈新:当今是一个科技大爆炸的时代,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就是科技创新。这一点从本次大会安排也可以看出,五个分论坛主题无论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还是“科技产业融合发展”,都意味深远。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性,一方面同当下的产业结构和时代背景相关。中国制造业规模已跃升为世界第一,甚至超过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工业大国之和。这一庞大体量的产业若仅依靠传统发展方式,是远远无法在国际竞争中获得胜券的。中国有完善的工业体系,但很多产业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容易被替代,因此,产业亟待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
另一方面,多重因素正导致全球经济疲软,在此背景下,为激活经济,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需要借力科技,创造更多新产品和新产业模式,从而带动更多新的消费形态,进而反过来助推制造业体系的健康运转。我们往往认为中国人“内卷”严重,但“卷”的本质是大家都被封闭在有限的空间内,缺乏新的赛道和出口。但如若企业主体能通过创新找到更多新市场、创出更多新行业,实现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卷”的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陈新:深圳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其发展靠的正是今天所说的新质生产力。在这座城市,创新、开放、改革三大动力源相对雄厚,且三者间形成了互为促进的逻辑关系。
深圳拥有“先行示范”等一系列标签,改革成效显着,对外开放活跃,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创新创业者纷至沓来,尤其民企和外企占据庞大份额,聚拢了众多优质人才,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走在前沿。
深圳经验丰富,此次大会移师深圳,释放了强烈的信号——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深圳要打头阵,引领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寻找更多破题之策。全省其他地区也应对标深圳加快发展,向改革、开放、创新要动力。
南方财经:既然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我们应当构建怎样的创新体系?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如何参与到这一创新体系中?
陈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科技创新应当依靠企业主导、人才支撑而进行。同时,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通过精准施策,充分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并促使各项生产要素进一步优化配置。
其中,中小企业尤其值得重视,其受市场波动的冲击更强,且创新动能易受资金能力牵制。如何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共享创新红利,成为一项重要问题。
对此,中小企业首先应当扩大开放合作,除了同国内龙头企业建立联系,还要走向国际供应链,挖掘多方需求和市场,争取更大生存空间。
其次,中小企业要加强科技赋能发展,把控住产业链的关键细分环节,争取成长为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唯有成为产业链中无可替代的关键支点,才能应对部分发达国家“脱钩断链”动作,在变化莫测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减少受波动程度。
此外,特别要重视初创企业的发展。历史上多次科技浪潮都是由初创企业引领的,当今新兴产业领域中的龙头企业也是由初创企业逐步成长而来的。这一群体能够迅速推动产业链关键节点的升级换代和补充完善,创造出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引导生成新的市场和消费力,最终形成新的产业链条。
南方财经:你提到开放是发展的动力源之一,在当下的国际格局中,我们为何仍要扩大开放?如何从开放中寻找新质生产力?
陈新:我们要继续扩大开放,外部越是打压,我们越是要开放。这一点对于经济平稳发展、产业持续健壮至关重要。
可以发现,近几年来,欧美仍旧在中国外贸企业市场中占据相当比重;同时,中国对于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越来越少,外资正在被鼓励进入越来越多行业领域。外企也参与到中国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中去,倒推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当然,目前开放面临着阻碍,吸引投资面临困难。但企业逐利的本质是不会变的,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供应链始终对外资具有极强吸引力;同时企业也应不断升级产品适应国际市场新需求。在对外开放中,广东被寄予厚望。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外贸占全国比重一度超过40%;此外,广东民企活跃,对外开放的民间渠道众多,构成独特优势。
政府应采取更多举措激励民间的对外合作,拓宽对外开放的民间渠道。而这一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深化改革的问题,政府应通过政策配置优化营商环境和生产关系,提振企业的市场预期,进一步激励“引进来”和“走出去”,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扩大开放。
南方财经:站在教育界的角度,发展新质生产力给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哪些挑战?高校等层面应如何应对?
陈新:对于高质量发展,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是一体两面,而这两点背后,“人”是共同的核心要素。无论是支撑新技术的发展,还是创新体制机制,均需要培养新质人才,将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
这一点,我们有良好的基础。中国有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人才成本低于欧美国家,而丰富度又远高于其他新兴国家,人才的“性价比”极高。
但目前来看,我们的教育体系还面临挑战,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落后于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传统的学科划分过细,无法满足新兴产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学科设置要同本地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广东高校亟待瞄准本地区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与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设置专业、招聘师资、建设学科。
但高校转型面临不少难题,首先便需要甩掉历史包袱、摆脱路径依赖,在已有学科基础上,努力推进合理有序转型。可以看到,新成立院校在交叉学科设置上反而更具优势,例如,港科大(广州)便通过建立“枢纽架构”实现了理工结合、工工交叉、文理交融、医工融合,值得学习借鉴。
其次,新培养模式需要更多资源,对高校而言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压力。因此,应鼓励高校多和产业界合作,借助社会资源实现人才培养与科创成果转化的双赢。
最后,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深化改革需要持久施策。必须多措并举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流动的工作机制,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并将有利举措真正制度化、固化下来。
南方财经: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在于什么?广东目前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存在哪些短板?
陈新:生产性服务业的出现是行业分工细化、主辅业分离的必然结果。它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本身就属于服务业,另一类是由制造业转型而成,也就是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二者对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均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例如,近年来,随着数智化、网络化的高速发展,一些航空发动机企业已经由单纯的卖发动机产品转向卖服务。通过产品上的传感器,大量数据回传到企业,实现实时监测、掌握每一台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对故障进行预判和处理。
一方面,这提升了发动机故障问题处理效率,保障飞机运行安全,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另一方面,新业务模式为企业创造了长线收入,使其现金流更加稳定,并有助于产品和服务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引领了新的消费形态。
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是相得益彰的关系,生产性服务业越发达,越能够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成长壮大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广东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根源之一便在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尚不充分。以工业软件为例,我们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显着,还需要持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