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乌曼战役,是苏德战争初期着名的大规模合围战。1941年7月15日-8月8日,苏军三个集团军被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围歼,多达10万人被俘。
在这场大型战役中,却有一场小战斗震惊了德军:500名苏联边防士兵与150条边防犬,一起向德国党卫军头号王牌——“阿道夫·希特勒”师发起冲锋,给德军造成惨重伤亡后,几乎全部死难。
这场战斗发生在1941年7月30日傍晚,地点位于莱格齐诺,这是乌克兰切尔卡瑟州的一个村庄,位于乌曼市东边大约20公里。参与战斗的苏军部队,是隶属西南方面军的科洛米亚边防支队,拥有500名边防警卫和150条工作犬。
这支苏军边防部队,是开战后从西部边境撤退下来的,当时苏联卫国战争已经爆发了39天。按照苏联多数出版物的说法,在这场战斗中,有500名边防警卫和150条军犬向“4000人的德军部队”发起了冲击,所有战士和爱犬最终在战斗中“全部牺牲”(有所夸大),但阻止了德军进攻达两天时间。
参加战斗的德军部队也有明确的番号,正是德国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师,又称党卫军第一师或近卫师。当时,“阿道夫·希特勒”师是一支摩托化步兵师,隶属于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麾下的第3装甲军。
1941年7月15日,乌曼战役正式打响。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在基辅以南和文尼察以北,以强大的装甲部队突破苏军阵线,从左翼包抄了苏军“乌曼”集团(包括第6、第12、第18集团军)。德军第11集团军、第17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等部,则从中部和右翼对苏军进行分割包抄。
8月2日,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17集团军在苏军后方会师,在乌曼地区对苏军第6、第12集团军全部和第18集团军大部实现合围。战斗持续到8月8日,合围圈内的苏军20个师全部被歼。整个战役中,苏军损失20余万人,其中被俘10万,俘虏包括了苏军两个集团军司令和4个军长、11个师长。
在乌曼战役中,“阿道夫·希特勒”摩托化师作为德军装甲部队的骨干力量,执行了截断苏军退路的作战任务。由于该师是摩托化师,所以只装备少量突击炮和自行反坦克炮。该师以装甲侦察营为开路先锋,一路杀到了乌曼以东20公里的莱格齐诺村,切断了苏军第6、第12集团军向东撤退的道路。
在莱格齐诺村,“阿道夫·希特勒”师的装甲侦察营炸断了周边所有的桥梁,依托建筑和河流击退了苏军多次突围。该师装甲侦察营独自坚持了11小时后,该师主力部队抵达,牢牢堵住了苏军突围的通道。莱格齐诺之战,让“阿道夫·希特勒”师打出了党卫军王牌师的名声。
据史料记载,苏军第8步兵军军部(军长米哈伊尔·斯内戈夫少将)当时正位于莱格齐诺一带。该军隶属于第12集团军,苏德战争爆发后,西部边境一部分边防部队被划归第8步兵军,其中就包括了科洛米亚边防支队(指挥官菲利波夫少校)。
在科洛米亚边防支队的编制里,有一个边防犬育种学校,乌曼战役爆发时还保留有25名训犬员和150条边防犬。这些边防犬不仅训练有素,而且担负着繁殖育种任务,都是工作犬中的精英。
1941年7月的最后几天,原本位于战线军军部,赫然发现自己陷入了德军包围圈。7月30日,占领莱格齐诺的德军开始收紧包围圈。原本作为后卫的第8军等部队,此时成为了苏军“乌曼”集团向东突围的前锋部队。
当时,苏联第8军军部掌握的兵力残缺不全,能够投入战斗的只有几千人,其中科洛米亚边防支队(大约500人)很可能是其中人数较多的一支,担当了第8军军部的保卫工作。
亚历山大·伊里奇·福基,是科洛米亚边防支队的边防警卫,他在乌曼会战中受伤被俘,幸存到了战后。他在1984年出版了一部回忆录,记录了科洛米亚边防支队的战斗事迹,其中莱格齐诺战斗是书中的高潮部分。
此书写道:“为了占领斯内戈夫少将的第8步兵军总部,纳粹德军在30辆坦克、1个炮兵团和60辆带机枪的摩托车支援下,党卫军师‘阿道夫·希特勒’师出动了两个营发起了进攻……前面有一片麦田,它靠近小树林,那里有边防犬的训犬员。工作犬繁殖学校的校长等人在7月26日被召回基辅,只留下25名训犬员,由德米特里·叶戈罗维奇·叶尔马科夫中尉和政治副手维克多·德米特里耶维奇·哈齐科夫领导。每一名训犬员都带着几只边防犬。”
书中特别强调,在苏军第8军指挥部抵御德军的过程中,边防犬们都一直保持安静,没有吠叫,尽管十四个小时从未被喂食或喂水,而且四周都是炮火和流弹。
作者写道:“我们与法西斯分子之间的距离正在缩小,几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敌人……德国人即将粉碎(第8步兵军)总部几乎手无寸铁的少数防御者。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法西斯分子发起最后进攻的一刻,菲利波夫少校命令叶尔马科夫释放军犬,向法西斯分子发起冲击。”
150条边防犬以惊人的速度超越了冲过了麦田,向着德军“阿道夫·希特勒”师的步兵冲去。最初,这些德军步兵感到困惑,但在苏联边防犬的撕咬下,他们开始惊慌失措地向后逃跑。边防支队剩余的士兵也紧跟着边防犬冲了上去,对德军步兵展开追杀。
但是,苏军部队已经弹尽援绝,仅仅靠军犬和士兵的肉搏冲锋,无法真正打垮党卫军王牌。德军很快稳住阵线,开始用迫击炮和机枪压制苏军冲锋队伍。德军步兵则用刺刀和枪托拼命还击这些凶猛的边防犬。据亚历山大·福基的回忆,战场上空充斥着枪声、爆炸声、尖叫声和呻吟声,还有疲惫不堪的狗吠声。
在惨烈的肉搏中,苏德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伤亡。150条边防犬多数当场死亡或受伤,基本都是德军刺刀和机枪造成的。德军有不少人被狗活活咬死,因为这些边防犬训练有素,即使在垂死状态下也紧紧咬住敌人的喉咙。
最终,只有少数边防犬趁着夜色逃进了树林,25名训犬员全部当场牺牲,科洛米亚边防支队也伤亡殆尽。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
据莱格齐诺幸存居民回忆,这些幸存的军犬没有远离牺牲的训犬员。8月1日天亮以后,包括受伤和没有受伤的边防犬,纷纷找到自己主人的遗体,守护在一旁,拒绝任何人靠近。
整整一个白天,德军都在枪杀幸存的苏联边防犬,各种枪声在麦田里此起彼伏。少数躲过枪杀的边防犬,则拒绝一切食物的投喂,不论是德军士兵还是当地村民,最终全部饿死在麦田里。
此后几天,莱格齐诺的战斗并没有结束。8月初,被合围在乌曼地区的苏军估计仍有13万人,这些部队不断尝试向东突围,但都在莱格齐诺一线日,乌曼合围战基本结束,包围圈内的苏军完全被歼灭。
值得一提的是,莱格齐诺战斗结束不到一个月,希特勒竟然在8月28日亲自来到莱格齐诺,并且在当地会见了墨索里尼,以庆祝乌曼战役的“大捷”。由此可见,莱格齐诺的战斗给纳粹最高层也留下了深刻印象。
六十多年后,在乌克兰切尔卡瑟州的莱格齐诺,建立了一座独特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2003年5月9日由卫国战争老战士和乌克兰训犬员自愿捐献下修建的,专门纪念这些牺牲的边防士兵和边防犬。
碑文是这样写的:“停下来鞠躬。1941年7月,独立的科洛米亚边防支队士兵在对敌人的最后一次进攻中奋起。500名边防警卫和150条服务犬在这场战斗中英勇牺牲。他们永远忠于他们的誓言,忠于他们的祖国。”(作者:陶慕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