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0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七位战友相继牺牲,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战斗,从未谋面的父亲,从未停止的寻找,年龄,牺牲地,原籍多处信息不符,
肖自军的父亲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39军3营7连的指导员。肖自军父亲去世后,整理父亲的遗物时
1947年,肖自军的父亲肖忠福参加革命。1948年12月,23岁的肖忠福加入中共产党并跟随部队先后参加了辽沉战役和平津战役。在新中国成立后,肖忠福又
2010年1月3号,父亲因病去世,忙于工作的孩子们,甚至都没能第一时间整理父亲的遗物,直到2015年,已经退休的肖家兄弟才开始在对父亲越来越深的思念中
肖忠福在的3营7连和9连一起围剿这个山,刚刚打进去进行追击的时候,看到了几十个土匪跑进了蝙蝠洞,
肖自军的爸爸肖忠福是指导员,当时就把他们的遗体运到了龙口村,在龙口村建了一个坟,把七位烈士的遗体
找到之后肖自军心情很开心,因为准备不足,车上有一些酒,拿了一点糖果,肖自军的爱人去田边折了各式各样的小黄花,紫色的花扎成一小扎放到碑文前面,
“爸爸,我找到了,你帮他们建的那个墓地了,您放心了,我们现在来祭奠你的战友,我们给你还这个愿了。”
蓝永秀听他的奶奶说,1951年春季的时候,一千多个土匪,三进三出于龙那山区,没办法生活了,农民的地没办法种,到了三月初,
那时候蓝永秀的妈妈才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开始的时候听到一些冷枪到后面就听到啪啪啪啪的响,连续地响起来了,还时不时的夹杂着一些大炮声,
蓝永秀听妈妈说,那时候没有担架,蓝永秀的奶奶就叫一村的人,动员村里人,哪家有门板都要拆出来当担架,
动员村里哪家哪户有干净的棉被的都要拿出来,瑶族的礼仪就是要把这些烈士抬出山的时候不能够让他们的遗体面向这个晴天烈日的,必须用干净的棉被全都把遗体盖住,
一位名叫李长树的老人告诉节目组他的父亲名叫李公田,当年就牺牲在了广西剿匪作战中,但是父亲具体牺牲在哪次战斗,
李长树和家人一起找烈士证上的地址。不仅是他们找不到百那马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仔细查询了广西的各级行政区划也
工作人员发现在附近曾经有一个叫那马县的地方,但是早在1951年它就已经和隆山县合并为马山县了。
李长树的女儿李金华说到,她参加工作不几年,就开始有电脑网络了,曾经也在网络上找广西百那马县,当时没有找到,
如今的马山县会不会就是李公田烈士证明上的百那马县呢,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可是在仔细查阅之后工作人员却发现
那么李长树的父亲,会不会就牺牲在当年的龙那战斗。具体的经历工作人员也不是很清楚,听说是当地有个老师叫蓝永秀比较清楚。
但是李公田烈士牺牲时是25岁,而李长树的父亲牺牲时只有23岁,更重要的是龙那战斗中牺牲的李公田烈士他的家乡是丘河县,而李长树父亲的老家却是宁河县。
李长树急切的心情,他的女儿全都看在眼里。其实从天津出发时,女儿就一直在关注着父亲的情绪变化。
李长树说到爸爸当时是南下,第四野39军,具体几师他不清楚了,李公田跟着部队一直从塘沽解放以后一直往南打,
李长树的女儿从小跟着奶奶带大的,她知道奶奶的苦,也知道爸爸的苦,爸爸曾经说过,有时候小孩跟他吵架,说他是没爹的孩子。
李长树他们赶到贡川乡时,身穿瑶族服装的蓝永秀早已经等在了村口。让李长树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蓝永秀对当年龙那战斗七英烈的情况非常了解。
1951年初广西剿匪作战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全面展开,很多地方的土匪,利用深山老林的地形优势负隅顽抗,不仅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也给解放军的剿匪作战提出了艰巨的考验。
这间龙那剿匪战斗资料室原来是室蓝永秀的家,为了纪念解放军打土匪让瑶族人民过上好日子,蓝永秀捐献出了房屋,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他们搜集了大量的史实资料制作展板,收集文物,最终
得知自己父亲牺牲的年龄和这位李公田烈士牺牲的年龄有出入之后,李长树几次打电话回老家和自己的母亲反复确认父亲的生日。
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采用的是虚岁的计岁方式。李长树的父亲出生在1928年正月十四,那么到他1951年3月牺牲的时候实岁是23岁,但是如果按照虚岁来计算的线年的三月他的虚岁已经过了24岁了,
在当年龙那战斗牺牲烈士的资料中,李公田烈士的老家是河北省丘河县,据了解河北省没有丘河这个地名,李公田的烈士证上写的宁河县,
多方信息核对一致后蓝永秀带着李长树赶往大军泉。当年李公田烈士就牺牲在了那里。李永树看着爸爸牺牲的地方说到:
次日清晨,阴雨绵绵,李长树带着儿女在152师后人和瑶族乡亲们的陪伴下来到了马山县革命烈士墓地,
在当年广西剿匪作战的岁月之中,有许多年轻的战士长眠于这片南国热土上,他们为人民而战,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他们的英勇事迹,被一代代人牢记在心,口口传颂,他们可歌可泣的精神,筑成了民族融合与团结的宏伟史诗,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