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清华北大的梦,很多人还是能做一下的,毕竟哪怕是县城也有能考上的,据说我老家今年考上了3个清北生。事实上,很多县城,几年也不一定有一个能考上清北的,估计以后更困难。
毕竟清北生毕业后找的另一半至少也是清北级别的,那给孩子的教育也是这个级别的,新中国成立这么多年了,光清北生的后代都多少人了,人家也都在争取上清北。估计以后跟美国常春藤盟校差不多,一代藤校,代代藤校。一代清北,代代清北。
本科这个选项以后都是标配了。毕竟,现在研究生已经不断扩招,在有些职业更是最低门槛了。比如县级人民医院入职至少研究生起。市级的博士起了。
结婚生孩这个选项就不一定了,男女比例失调的今天,农村光棍多的是,毕竟城市的小伙子找不到城里的媳妇还可以找个农村的。但是以后城市里的小伙子找不到媳妇了,该去哪里找呢。那就变成了大城市找小城市的媳妇。
显然,事实总是残酷的。这种现象早就发生了。而且大龄的条件不错的还向下找,差个10岁、20岁的都不叫差距。毕竟有默克多、杨振宁在前面做例子,只要你有CAI,不管哪个字啊,一定没问题。
而且,很多独立女性,经济独立,思想独立,已经达到了不需要男人的程度。想生娃,直接试管就好,基因还更好。忙不过来,请保姆、助理就好,不愿意做的事情,都可以请人来做,还为社会解决了就业,贡献了GDP。
学霸、学神从小就没掉下过第一名。除非第二说你考第二,让我考第一,我考了第一,我爸奖励我1000块钱,分你一半。
周六下午下班,在少年宫大门听到一个妈妈问小男孩,老师教的怎么样啊,你觉得哪个老师教的好啊?小男孩貌似三四岁的样子。天寒地冻的,坐上了妈妈的电动车后座,融入人夜色,回家去了。
有的时候,我就在想,从这个时候就在这报好几个班,一直上到小学、初中,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这么多的父母,可以忍受风霜雨雪、日晒雨淋,可以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弃享受的机会,不断拿自己的血汗钱来供养孩子?
不管怎样,无数的父母辛勤的付出,换来的是中国人基础素质的一代代提升,换来的是中国的日渐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