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6月15日起,武汉市全面推行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驾驶员通过“交管12123”App一键报警后,事故处理民警立即与报警人视频连线,通过视频远程勘查现场来采集信息、固定证据,之后引导当事人撤离现场,并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
6月14日,九派新闻记者在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了解到,去年9月15日,武汉市中心城区(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洪山、青山、沌口、东新、东湖)开启交通事故视频快处。
此前是在武汉市中心城区试点运行,现在要全市推广,这项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的功能,有何特殊之处?
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施峰警官向记者表示,从去年9月到今年6月,截至本月14日下午,“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已处理案件9万余起,每个事故处理的时间在5分钟左右。
他强调,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试点,交警们发现视频快处,确实能提高事故处理效率,对在路上发生意外的当事人快速处理事故,也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这类轻微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理,对武汉的交通安全氛围提升也非常有利。路上出现剐蹭、擦碰,一停下来就是几十分钟,尤其在出行高峰期难免会造成严重堵车。现在能够高效解决问题,路面通畅更快,让大家的出行环境更安全。”施警官说。
施警官还考虑到市民出行时碰到事故,常会产生着急、焦虑的情绪。他介绍到,如果大家没有下载‘交管12123’的app,打开武汉交警的公众号,里面‘事故快处快赔’也能让当事人和民警视频沟通、解决问题。
“这项工作的推广,靠的是口碑,老百姓用了以后觉得效率高、效果好,就能一传十、十传百。”他称在普及宣传的过程中,部分市民尝试使用这项功能后,反馈很不错。
记者了解到,6月15日就有一位张女士在驾驶过程中发生轻微交通事故,使用了视频快处功能。在她报警后,仅用了不到一分钟,就处理完该起事故。
“正常情况下几分钟就能搞定。”汉阳大队事故中队的中队长吴军讲述到,报警电话打进来时,当事人和民辅警就可以通过视频面对面沟通,当事人简单描述事情经过时,民警在后台已经开始调取道路监控、驾驶人和车辆信息。在线上沟通固定好证据以后,双方可以直接把车子开走,在他们离开现场的途中,责任书就远程推送给他们了。
他坦言,目前的工作难点是大家还是习惯于等待警察来到现场,在普及阶段。以后如果大家都会用12123来进行轻微事故视频快处,双方一起报警,后台采集现场照片和两个人的驾驶人信息,工作效率会更高。
据吴警官所述,从工作量来说,有了视频快处功能以后,他所在大队正常情况下一般一天处理50多起事故,最多一天处理了86起事故。
吴警官回忆此前的一次出警,他和同事赶到现场,将这个方法推荐给当事人,对方一开始很惊奇,觉得是个新鲜事物。几分钟将事故处理完毕后,当事人连连说“可以!可以!蛮好蛮快”。
“他就觉得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有争议还要进行扣车、验车,不耽误大家上班做事的时间,当事人觉得这个方式更方便以后,心情都变好了。”吴警官补充说。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交警提醒,以下12种情形不能使用线、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保险标志;2、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3、机动车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4、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5、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6、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7、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8、驾驶人有故意行为;9、驾驶人逃逸或者离开事故现场;10、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11、驾驶人涉嫌利用机动车从事违法犯罪行为。12、其他需要民警现场处置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