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通过对话看出,一位住院患者决心放弃挽救自己的生命而选择坦然面对死亡,是什么会让一位患者不再积极面对生活而挺然赴死呢?事情发生在1998年的一天,马未都两眼观望着做完手术20天后依旧躺在病床上休息的父亲马丹林,马丹林发现自己的儿子这些天在病房对自己没日没夜的照顾,多少给自己的儿子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心里久生内疚。
到了治疗期,医生前来询问是否接受治疗?马丹林告诉医生:“把治疗终止吧,我不打算继续治疗了。”说完,医生配合拔下输液管,四天之后,马丹林去世。马丹林,十几岁的时候加入征兵队伍,由于在部队文化水平较高、性格豁达开朗、为人品行端正、做人诚实守信、遵从部队的十大纪律,经过长时间的部队演习和完成各项部队任务指标,在部队里直冲云霄,被授予政委一职。马丹林有一个儿子叫马未都,他是马家年纪最小的一位,在家中非常受父亲的爱戴,儿子不开心了、生气了他都愿意陪着他。转眼间儿子已经20多岁,此时父亲依旧像小时候待他一样宠爱。自从马丹林当了高官,接下来的日子马丹林平时都很少时间待在家中陪伴自己的家人了,这样忙碌的父亲让马未都对他熟悉又陌生。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功德圆满,部队对他进行对调,任空军总院这个职位,面对这种危险而又艰难的职业,马丹林早已习惯,于是勇敢接受这一职位,在任职期间,马丹林心境得到了更加平和的提升,在部队表现得十分豁达开朗。在父亲马丹林不在家里的日子马未都十分思念,小时候父亲对自己非常爱戴,这些天不见父亲的影子,心里十分想念,于是在自己有空的时候会去看望自己父亲马丹林。在一次家庭聚餐后的聊天时,大肚的父亲聊起了自己的大肚腩,说自己的肚子像是有什么异物一般,在进食之后表现得有些难受。听完这些话后的马未都精神紧绷,马上带父亲去医院接受检查,检查结果为:腹腔含有肿瘤。当时医生暂时没有办法查出腹腔肿瘤情况,于是医生打算拟定肿瘤切除手术方案并与家属沟通赶紧接受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医生发现腹腔上的肿瘤几乎全覆盖,很难进行切除手术,如果按照原来的方案继续手术的话,病人可能无法苏醒。保险起见,医生放弃手术工作,将患者切口进行缝合包扎处理。手术后,医生把情况告诉了家属,听后都痛苦不已,等到马丹林从手术间推出,马未都收下心情高兴的告诉父亲手术很成功。马丹林听后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安静的躺在病床上。术后20天之后,马丹林还是安然自若的躺在病床上,其实手术当天他早已知晓手术结果。在儿子询问情况时,父亲说出了事实,听到父亲说的这些,儿子瞬间打断父亲说父亲说的不对。
于是马丹林说:“你难道忘记了我以前在这个医院上过班?刚刚手术结束后,医生没插引流管,这种行为出现一定是救不了了。”“术后已经20天了,我已经调整好了心态,还是不要继续治疗了,我知道很多这样的病例,出现这种情况后只会慢慢的死掉。与其忍受癌细胞的侵略不如早点结束这段生活,这些天也给你们添压力了。”听到这些话后的马未都心里十分痛苦,但手术风险太高实在没有办法,最终,手术治疗终止。4天后,马丹林去世。父亲去世后,马未都为父亲刻下99字墓碑,缅怀父亲坎坷的一生。很难想象,就在马未都做出“放弃治疗”决定的那一瞬间,心里是多么痛苦。后来这件事备受媒体关注,媒体上门采访马未都,马未都说:“父亲临终前很体面,没有受太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