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康有为猝死青岛之谜:为什么喝完一杯橙汁后七窍流血而亡?

时间:2023-09-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927年,康有为和好友按照往常的习惯去家附近的地方喝酒,喝到兴头的时候,有个服务员端上来一杯橙汁。

  谁知喝完之后,倍感不适,上车之后肚子也是一直绞痛。回到家之后,第二天,七窍流血身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康有为,初高中历史课本出现过的人物,大家都知道。尤其是“维新变法”和“公车上书”,这两件事情几乎都康有为本人的“成名作”。

  按照家族和父亲对于他的期盼,他可以科举,并且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但是事实并没有按照父亲的预想发展,康有为连续考了好几次试,都失败,名落孙山。

  父亲时常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怎么自己的学生可以通过考试,怎么自己的儿子反而通不过考试呢?

  就像现在走亲戚一样,每次一考试,父亲学生的家长以及自己家族中的族亲都会来打听自己的考试情况。

  就好比考研失败了,每个亲戚都来问一遍成绩,这想想都是恐怖的事情。就这样,学习佛经也学习了几年。

  当时康有为考上的学校是福州船政学堂,那他为什么没有像邓世昌那样,学习航海技术,然后参加甲午中日战争?

  这一读书,康有为就彻底陷入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当中。决定要将中国重新改造,只要中国拥有的这些制度和技术,就一定不会被别人欺负。在不知不觉中,康有为心中的天下理想逐渐发芽。

  之后康有为的改革重点转向了社会思想领域,认为应该“中体西用”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的政治制度应该一起使用。

  科举考试考的那些四书五经早就已经过时了,考试的内容应该更改为西方的政治制度,在实践方面,应该考虑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武举中应该加入此内容。

  康有为本人也意识到这种情况。之后发布了《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大同书》《民族报》等。都是宣传“平等”“进步”等思想。

  其中《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的影响力最大。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说,孔子是改革的先师,你们这些读四书五经的,不是信孔子吗?

  这点是最要命的。清朝当时主流思想就是儒家,康有为摆出的牌子是儒学的牌子,清政府那边还不好弄。

  机会终于来了,1895年,康有为联合1500多名士子上书,请求光绪帝进行改革,当时的掌控者是慈禧,当时慈禧本人主张议和,拖延时间。

  可是这场战争的失败直接把“土皇帝”的梦也给打碎了。国内纷纷请求变法,清政府那边扛不住压力,决定进行维新变法。

  但是不过百日,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直接逃到了天津朋友家,之后防守懈怠,逃到上海。

  本来要去日本的,但是慈禧提前告知日本那边不许接收康有为,不然某些条约作废,日本只能下达康有为的驱逐书。

  康有为罢休了吗?没有,反而变本加厉,到欧美各国哭诉慈禧囚君,还说光绪帝是个明主。海外的华人听此,纷纷动情,决定为国内的革命发展捐钱。

  这点和现在的某些爱国大v相似。康有为用这些钱给自己买了一个岛屿,上面还修建东方建筑,过得极其奢靡。

  不仅如此还娶了很多姨太太,有日本的,有中国的,大概十几个。年纪到了62岁,还想要娶妾,把一个年仅十几岁的穷苦人家的姑娘强行纳作妾。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1927年。康有为照常和其他几个好友喝酒,突然有个服务员递上来一杯橙汁,康有为想也没想,直接喝下去了。

  在回去的车上,肚子一直不舒服。回家找大夫看,也看不出什么名堂,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家人突然发现康有为七窍流血,医生到来的时候已经死亡。

  谁也不知道,有些人说是国民党在橙汁下毒,有些人说是一些激进的革命派下毒,谁下毒现在都不清楚。不过大概率得罪了某些政府,才落得此结局。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