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今年7月以来,四川省面临历史同期最高极端气温、历史同期最少降雨量、历史同期最高电力负荷叠加的严峻局面,四川作为水利发电为主的省份,水利和电网安全面临巨大压力,水电供需矛盾极为突出。连日来,各地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积极采取措施保民生,在节电节水行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政府有作为。面对这6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天气,各地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准研判、科学施策,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运转运行。做好用电保障,四川启动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并统筹好省内挖潜与外电入川,推动各类电源应发尽发、多发满发,全力以赴保安全、保民生、保重点,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全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做好水源优化调度工作,千方百计增辟抗旱水源,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用水”原则,把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注重解决农村地区饮用水困难,坚决守住人畜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两条底线”。此外,机关、事业单位倡议并带头厉行节水节电,采取了系列节能节电、有序用电、让电于民措施,以实际行动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带动全社会形成节水节电的良好氛围。
企业有担当。旱灾无情企业有爱,在“高烧”不退的艰苦条件下,各企业科学合理节水节电,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从一开始的宁德时代、富士康等50多家企业宣布停产,再到成都飞机工业和核动力等这些军工单位都开始限电,以及多家商户积极响应号召关闭非运营用电。工业企业使用节水型器具、技术、工艺,合理进行生产布局,减少用水需求,提高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在最危难、最难熬的时期,这些企业不计得失,将现有的一切资源,紧急供应给当地人民,这无疑彰显了中国企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责任和担当!
人民有素养。越是极端条件,越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舟共济打赢“迎峰度夏”攻坚战。为了省电,四川人民真的拼了!了解到这个夏天四川电力的来之不易后,大家纷纷响应,自发节水节电,按需调节水量,缩短用水时间,衣物集中洗涤,循环用水,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利用自然光照明,使用节能电器设备,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和频次,不使用电器时彻底关闭电源,减少待机能耗。在夜间用电低谷期对电动汽车、电瓶车充电,避开充电负荷高峰时段。工作生活中尽己所能,挖掘节能降耗潜力,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促进节约。
能源有限,节约无限。虽说近期天气可能降温,但旱情一时仍不能得到缓解,依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做好节水节电文章,尽最大努力把旱情影响降到最低,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省必须作答的“必选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