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9月伊始,疫情襲來,貴陽按下了“暫停鍵”。面對疫情,有一群人挺身而出、無懼危險、逆向疾行,不分晝夜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他們就是“綠絲帶”志願者,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累計有59萬余人次志願者參與抗疫。其中,黨員志願者17.5萬余人次,社區志願者32.7萬余人次,面向全市招募的青年志願者9萬余名。
在“爽爽貴陽暖心行動”中,“綠絲帶”志願者積極開展鄰裡守望、醫藥援助、扶弱濟困、心理疏導、物資保障5項特色服務,解決好群眾基本生活和看病就醫需求。
這是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力量,這是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情懷。疫情之下,“綠絲帶”志願者奮戰的身影感人至深,成為戰“疫”路上美麗的風景。
疫情當前,沒有旁觀者和局外人。全市上下風雨同舟、眾志成城,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貴陽市委宣傳部、市精神文明辦第一時間啟動疫情防控“綠絲帶”志願服務,《致貴陽貴安“綠絲帶”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的倡議書》《致貴陽貴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的一封信》《貴陽貴安志願者招募,等你來加入!》發布后,全市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的人數和服務時長每天都在增加。
“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退役軍人黨員,有需要隨時安排我”“我是十七中的馬老師,可以負責引導居民做核酸檢測”……他們原本是部門工作人員、企業員工、物業人員、環衛工人、老師等,如今都有了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他們時而化身為信息員、採購員,時而化身為引導員、宣傳員,在疫情面前站出來、在關鍵時刻頂上去,以點點微光匯集成萬丈光芒,筑起戰“疫”堅強堡壘,成為防控一線不可或缺的力量。
9月3日,在白雲區大山洞街道轄區疫情防控核酸檢測點位上,志願者們身穿紅色馬甲、手綁綠絲帶,與社區工作人員並肩作戰。“早上6點多就起來了,餓了,啃個包子對付一口﹔累了,休息幾分鐘馬上回到崗位……”志願者們表示,能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媽,打開貴州健康碼小程序,再點擊打開‘核酸檢測’小程序,進去后再點擊‘掃試管’,掃描我手上的這個條形碼,掃出來后再提交……”這是在貴陽高新區濱湖俊園小區內,一位“大白”在引導居民做核酸檢測時,遇上自己母親時對她說的話。
這位“大白”是貴陽市普瑞學校的老師高方君,也是社區志願服務隊伍中的一員。疫情發生以來,高方君早上給學生上完網課后,就趕忙下樓,換上防護服,立即投入到小區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中。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每個志願者都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無論何時何地,不管白天夜晚,他們無所畏懼,向“疫”前行,在抗疫工作中發光發熱。
面對疫情,“綠絲帶”志願者挺身而出、沖鋒在前,守護城市的安寧。他們夜以繼日、服務不停,全力保障市民的生活需要﹔他們任勞任怨、耐心細致,幫助群眾解決各種難題……一個個暖心之舉,匯成全社會並肩戰“疫”的暖流。
“快!我們要以最快速度把這批蔬菜送到市民手中!”9月5日晚10點,位於火石坡食品工業園的烏當區應急物資運輸中轉接駁站裡依舊燈火通明、一片忙碌。14名青年志願者熱情高漲、干勁十足,快速有序地對10余噸新鮮蔬菜進行分揀、打包、裝箱……一輛輛滿載新鮮蔬菜的貨車駛向居民小區。
“叮咚……叮咚……”9月13日一大早,雲岩區甜蜜小鎮社區志願者杜金鑫的手機消息提示音又一次響起,一條條社區居民發送的信息在志願者群中閃現,他將記錄著居民需求的小本子揣進口袋,步履匆匆地開啟一天的工作。
疫情防控期間,杜金鑫負責為居民運送蔬菜、肉類、食用油、糧食等生活必需品。一個多星期的朝夕相處,他和社區居民成了親人。“小區封控了,前一天還擔心買菜問題,第二天志願者就通過各種方法幫我們解決,蔬菜種類很豐富,有西紅柿、白菜、萵苣、茄子等,為他們點個贊。”甜蜜小鎮社區居民張麗芳說。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樓棟是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神經末梢”。貴陽以小區為單位、以樓棟為單元,倡導片長制、樓長制+志願服務形式,省市區各級機關黨員干部主動請纓,加入社區臨時黨支部,與社區居委會、物業公司、小區業主對接整合、形成工作合力。
“半山居有兩位老年人剛剛出院回到家中,需要上門關懷。”“小區內有一位產婦昨天剛剛生產,需要醫生上門服務。”……在觀山湖區世紀新城社區,臨時黨支部的黨員認真了解群眾需求,及時向社區工作人員反映,積極幫助群眾解決各種急難愁盼問題,不辭勞苦,不分日夜,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疫情無情人有情,在這個特殊時期,如何保障好特殊困難人群的需求和權益,是做好疫情防控的一道必答題。
貴陽以新時代文明實踐醫療健康志願服務隊伍為主體,以“綠絲帶”暖心熱線為平台,協調各部門、單位力量,協助進行特殊藥品訂購配送、患者接送醫、就醫咨詢指引,並輔助開展護理指導服務工作。
9月4日,“綠絲帶”暖心熱線85822222正式開通,市衛健局和20名快遞小哥形成聯動,為急需治療和藥品的患者提供咨詢和代購代送服務。
“請你幫我送包藥。”美團外賣騎手何洋接到求助信息,一名68歲的患者因疫情被封控在貴安新區一家酒店。老人身患多種疾病,每天要吃藥,但藥在雲岩區家中。收到消息后,在白雲區的何洋立即出發。
“單邊路程46.2公裡,加上部分道路管控需要繞路,來回差不多100公裡,當時沒有猶豫,想著老人急用藥,就盡快送去,這可能是一包救命藥。”何洋說。
楊林勇(化名)是一名尿毒症患者,需要定期去醫院接受透析治療。疫情發生后,他家所在的區域人員外出暫時受限,這讓他十分焦慮。9月8日13點41分,他撥通電話向居委會求助,不到一小時他便被醫療救助組安排的救護車安全送至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龍洞堡院區就診。
“多虧了你們,我才能順利就醫,非常感謝。”做完血液透析回到家中后,楊林勇(化名)通過電話對南明區醫療救治組工作人員連聲道謝。
9月23日,綠絲帶暖心熱線接到家住花溪區的白女士求助,她87歲的母親住在觀山湖區世紀城弟弟家中,但弟弟在抗疫一線,母親獨自在家。天氣轉涼,母親缺少保暖的衣物,她卻無法跨區通行,希望得到“綠絲帶”志願者的幫助。
接到白女士的求助,“綠絲帶”志願者立即驅車前往花溪區找到白女士,向白女士確認其母親的信息后,志願者將滿載著子女牽挂和愛意的衣物送到了世紀城龍琪苑小區門口。
9月25日,在市委宣傳部的統籌調度下,貴陽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出租車分公司組織了20輛愛心抗疫出租車,為雲岩區的特殊群體提供入院就醫、送藥等服務。
爽爽貴陽城,暖暖貴陽人。在這場與疫情的戰斗中,哪裡有需要,志願者就奔向哪裡。無數個平凡的身影,無數個溫暖的善舉,讓貴陽這座城市更有溫度,讓戰“疫”更有力量。
天微微亮,教室門外站著一名身穿白襯衣、留著平頭的老師,手持書本,正等待即將開始早讀的學生。他就是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實驗高中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劉秀祥。…
國慶假期,許多人堅守工作崗位,用奉獻換來節日祥和,用堅守詮釋愛國之情,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默默付出 服務群眾 早上8點到辦公室,換上警服,拿上工作筆記本……今年49歲的李士考,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橋西分局休門派出所副所長。…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