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关天行健下一句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时间:2023-01-0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你看罗振宇曾经说,如果你看不懂乐视和暴风的话,就说明你跟时代已经脱节了。谁知道现在这两个公司反而成为了A股的一个笑话。你看这个乐视造假账装盈利蒸发套现,到后面的巨亏,然后退市。这个已经不是贾跃亭第一次搞这种骗局了。

  2007年11月,由贾跃亭创办的西泊尔科技公司在新加坡挂牌上市。招股价是0.51新元,每股融资了四千万新币。也就是约合人民币两亿元左右。但在2016年3月15日,西泊尔科技公司就退市了。退市时是0.128新元。

  作为曾经的创业板一哥,乐视网股价最高的时候达到179.03元每股。市值超过1700亿,被称为中国第五大互联网公司。那个时候,贾跃亭最擅长的是给投资人讲故事。然后几张PPT就可以构筑一个远大的未来。在陆陆续续花了100多个亿自由资金过后。贾跃亭在2016年10月了一封内部信,说这个汽车业务拖累了它整个乐视的发展,造成了这个资金链的紧张。随后的故事我们就非常熟悉了。乐视的资金链爆雷。供应商上门催债,这个股价又一落千丈。

  2017年7月,贾跃亭留下了那一句着名的下周回国,然后就远赴了美国,至今都归期未定。2021年4月,一直在美国造车的贾跃亭终于收到了证监会的一个禁入决定书。在这个进入期间,他不仅失去了从事证券业务和担任高管的一个资格。同时也收到了证监会2.412亿的罚款。乐视也被处以2.406亿的罚款。

  来看一看这位被乐视耽误的贾会计是怎么粉饰上市公司的报表的。其实粉饰上市公司报表的手段不外乎就两个方向。要么就是尽可能多的去做高收入。要么就是尽可能少的去确认成本和费用。根据这个证监会的公告。乐视网在IPO阶段可能在虚构业务刷高回款的行为。具体怎么操作呢?

  很简单,就是刷单。这种左口袋掏右口袋的玩法。我们贾会计几年前就已经玩得很6了。比如说冒充客户,预购合同造假,只计收入不计成本,这些招式真的是信手拈来。我们再来看看乐视的这个超级电视,它捆绑的会员的收入。它是一次性确认收入的。你看这个是不是就是我刚刚说的,我们要尽可能多的去确认收入。虽然我会员的收入可能是收了一年两年。但正常我们按照收入准则的。是需要逐期去确认收入的。但是他不管来年,他先把今年的这个年报搞了再说。他只管当年,就尽可能多把收入都集中在前面。然后成本费用往后挪。

  上市过后,他又打着公司需要用钱的底号套现了26个亿。但在实际的这个过程中,他又把这些钱一点一点地又装回了自己的钱包。这个20个亿都是他自己花掉的,公司只用了6个亿而已,就是成本摊销。你看乐视当年采购了大量的版权,尤其是一些热播剧。这些版权的摊销也是非常有学问的。在火爆的电视剧第一年看完过后,你第二年还想看吗?除了这个什么《还珠格格》、!《西游记》这种寒暑家剧,大部分的电视剧都在第一波上映,就消耗掉了它绝大部分的价值。

  所以你看爱奇艺等视频公司都是采用的这个加速折旧法。就第一年可能摊销整个价值的六七十。那么后面两年就总体摊个三四十,这个是合理的。但是它是采用的无限摊销法。意思就是这两三年它的价值是均匀的,这肯定是不合理的。

  第三种就是它的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处理,你看乐视研发费用资本化达到了60%是华为的五倍。一般研发费用的支出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一次性入成本,这种方式就可以少缴税。因为你的利润低。而另外一种方式,也就是乐视最喜欢的就把它作为无形资产,然后来摊销。一般是摊三到五年。这样子的话,比第一种方式成本费用更集中在后面几年。就是从完整的生命周期来看,无论是一次性入成本,还是未来三五年来摊销的话。最终所有的费用成本都是要摊进去的。但是这样时间是不一样的。它一次性入成本可能当年利润就低了。它只管头几年利润好,管他2017年的洪水滔天他不管。

  你看2014年到2016年乐视的重启所得税都是负数,这个是什么意思呢?难道说税务局还欠乐视的钱吗?这个时候会有一个专业的概念,叫做递延所得税。简单的理解就是你在亏损的年份是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而且你的这个亏损可以在未来的五年去抵扣你的盈利。那你就相当于是获取了一项少缴企业所得税的一项权利。在这个资产负债表是可以确定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而这个递延所得税资产对应的就叫所得税费用。它如果是负数,就代表是盈利的。比如说你正常你的利润总额是亏的。但是我如果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我就能让这个利润表从亏损变为盈利。我相当于把我未来的一种权利确定到当期。

  最后一个就是关联交易,乐视有大量的上市体系以外的资产。通过关联交易吸血非上市公司。然后实现你上市公司的业绩,尤其是在乐视资金断裂过后,有填不完的坑。可见当时的这个关联交易之复杂程度。所以其实我们去编一个符合逻辑的,一个经得起查的本市的上市公司的报表,其实是不难的。但是难就难在当时有人质疑的情况下,它还可以IPO成功。到后面的数次增发,股价还能一飞冲天。这个想一想,真的才是更令人窒息的一个操作。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