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比如,凯利公式,我喜欢动手证明一下。其实,从道理上说,这又何必,凯利公式这东西,绝不可能错。
研究张裕后,我才知道葡萄酒有“七分原料、三分工艺”一说,就是葡萄酒的酿造,葡萄的品质占核心地位。
然后是泸州老窖,400年以上的窖池4口,XXX年窖池XX口,百年窖池群之类的,也是如数家珍。
还有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就是那个阶段,对“独家中药”品种,十分感兴趣,主要受了“独家稀缺”思维的影响。
那个时候的研究,虽然显得幼稚,但我并不认为这些研究完全没有作用,吃10个饺子吃饱,前面9个饺子功不可没。
研究分红,是因为比较深入的了解为了市盈率存在的问题,许多年后,我在雪球写了一篇文章,记录了这个心得:
市盈率的问题在于,分子净利润,是非常容易合法操控的,也经常被非法操纵。净利润被操控,那么市盈率的真实性,往往要打问号。
我当时找到的“答案”是,看分红金额。分红金额,是净利润的一部分,但却是极其容易确认的,极少出现造假。
记得那个时候,还没有创业板,A股不到2000只股票(具体不记得了),我一个个的,把A股的股票,全部看了一遍。
更进一步,我又发现,不但要每年分红,最好分红能逐年增长(典型:贵州茅台),或者,至少,分红能螺旋式增长(典型:万华化学新和成)。
然后,又思考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中药公司,都有独家品种,照理说,护城河刚刚的,但是却没多少钱分红?
护城河、差异化竞争、品牌力、上下游地位、印钞机、不是第一就是唯一,这些东西,是这个阶段研究的重点。
其他什么存货值多少钱、金融属性啥的,都是围绕这一条核心的。如果茅台白酒的上述意义不存在,存货又有什么意义?金融属性又从何说起?
后来,2016年底,偶然看到一本书《乱世华尔街》,里面有一段关于杜邦公式的简单的阐述,让我终于发现了ROE这个指标的魅力。
研究了一整年财务指标之后,2017年底,在雪球上写下了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长文《ROE说明了什么?》:
财务报表,就好像是公司的体检报告,判断公司有没有问题,阅读财务报表是最佳的手段,几乎没有更好的办法。
1、ROE代表公司净资产的战斗力。一般来说,ROE持续高位(15%)的资产是优质资产
3、分红比例模糊的映射了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意愿。一般来说,进入成熟期后,分红比例持续高位(50%)说明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不错
4、现金流(真金白银)和净利润(账面数值)差不多,就放心了,如果现金流持续低于净利润,需要警惕,建议看看合并资产负债表,几个应收是不是在上升。净利润(账面数值)无法转变为现金流(真金白银),需要警惕
5、1-毛利率=公司赚钱的辛苦程度。一般来说,毛利率低于20%的公司,关注价值不高。如果是非周期因素导致的毛利率下滑,很可能是公司竞争力下降,务必搞清楚原因
一般来说,毛利润和净利润隔了税和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毛利率和净利率越是接近,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司的管理效率高、业务简明
7、一般来说,固定资产占净资产比重低,属于轻资产模式,比如不少白酒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占净资产比重普遍10%左右,典型的轻资产模式
9、我喜欢营业收入不断增长、但是固定资产不增长的公司。不用投入固定资产,现金流通常会更好。固定资产不断增加,营业收入不增加的公司,一律不关注
10、总股本变动,一般是送转(无意义)、增发、发行可转债、回购、股权激励造成的,观察股本变动,可以发现公司资本运作的痕迹。我喜欢专心经营、不搞资本运作的公司
12、分红是股票的终极意义,分红是上市公司给股东的回报,分红降低了投资者确认上市公司净利润真实性的难度,分红金额是财务报表里面最能显诚意的数据,分红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管理层和股民利益的一致性,分红是散户的守护神
13、净利润是营业收入的一部分,现金分红金额是净利润的一部分,三者比较可以毛估估公司生意的特点、以及回报股东的能力及意愿。这个图,看多了,就有感觉了
14、营收增速、利润增速、分红增速,步调一致比较好,如果出现增收不增利、增利不增收、分红不同步增长,最好琢磨一下,弄清楚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也仅仅是统计规律。换个角度,如果有心,可以针对每一条,举出反例,逐条反驳。我在《价值投资进阶:选股核心指标》里面,有系统的论述,一本书,更容易展开,而雪球上,即使是长文,也不可能把特殊情况全部罗列出来,这样就没法看了。
投资大师沃尔特·施洛斯,是个宅男,足不出户,从不拜访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只是依赖于价值线杂志和公司财务报表。
现在只要有台电脑,有个手机,数据应有尽有,而且还是免费的。施洛斯的投资方法的依据,人人可以轻松获得。
经过十几年的沉淀,雪球的个股主页,信息量非常大,现在移动端,提供了5年的主要财务指标数据,还有业务简介这些。手机随便刷刷,就可以对公司属性,经营状况,有个大致的了解。此外,还有雪球用户的研究心得,浏览这些心得,可以了解行业情况,公司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如果像上班一样研究股票,埋头苦干,那并不容易,太累了。但是,经常随手翻翻的话,研究股票,其实一点不累。
2、沃尔特·施洛斯没有任何经典的投资案例,但他留下了47年5400多倍,20%+的年化收益率的投资神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一个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和上市公司的ROE、毛利率、负债率……这些指标,其实十分相似。
1、整体上,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的整体表现,相对于普通非985/211大学的毕业生,有压倒性的优势;(概率)
当然,以上的逻辑,也不是密不透风,至少可以这样反驳我:清华大学的师资力量比普通非985/211大学强。我只是举一个类比的例子而已。
不要去理解竞争优势,“理解”往往会带入主观的情绪,比如茅台,去理解,很容易得出“我不喝白酒”、“智商税”、“身边没有人喝茅台”这些结论。
一个男人,不需要去理解化妆品有什么必要性,只要确认一个客观事实,化妆品每天被大量的使用即可。
竞争优势,如果一句话说不清楚,干脆就不总结。大部分公司,竞争优势都是难以总结的,或者说,生意上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这一类公司之中的好公司的优势,往往是,拥有一个效率不错的管理层,但这对于散户来说,是一个隐形的,难以总结的优势,我一般通过数据(财务指标)来考察,也就是下面的财务指标分析。
这个其实涉及到一个更艰深的问题:估值。我这个文章,写的是判断股票的优劣,并没有涉及估值。判断公司的优劣,已经很玄了。估值更玄。雪球上的个股热门话题,往往分为两个阵营,一个看多,一个看空,分歧之大,令人咂舌。你这个提到的,其实就算一种简易的估值方法。对便宜还是贵,有一个方法可以判断,总是好过猜。但任何一个算法,有效性到底有多少,我目前并不抱太大的指望
我喜欢营业收入不断增长、但是固定资产不增长的公司。不用投入固定资产,现金流通常会更好。固定资产不断增加,营业收入不增加的公司,一律不关注
和我的交易系统:网页链接比起来,我的个股研究的方法,并不是那么完美,我感觉依然有改进的空间。我的交易系统,我感觉以后基本上不会再有变化了。目前的个股研究方法,是我绕来绕去N回,最终找到的较为稳定的方法。我的观点,没有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