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万年文化史再添“实锤”史前人群用羽毛作装饰品

时间:2022-08-2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鸟类,它们也是现代陆生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然而,相对哺乳动物而言,史前遗址出土的鸟类骨骼极为稀少。

  “这或许与鸟类的骨骼相对纤薄、难以保存有关,也可能与鸟类的生理特征、生态习性乃至古人类狩猎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8月4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乐指出。

  通过对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第12地点(距今约1.07万年—1.02万年)出土的鸟类骨骼进行研究,张乐等人找到了史前古人类系统利用鸟类资源的证据,并首次在中国发现万年以前人类利用羽毛作为装饰品的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考古学与人类学科学》。

  考古学家认为,最初鸟类并不是人类的猎捕对象,主要是因为鸟类会飞,猎捕难度高;同时,其营养物质含量相对较低。

  直至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特定捕鸟工具、技能的出现,鸟类才开始逐渐成为史前人类的常规猎捕对象。

  最近30多年来,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就与鸟类之间产生了极为密切的联系:除了捕食外,史前人群还将鸟类的羽毛和爪子制成装饰品,肢骨制成工具和乐器等。

  然而,“这些考古发现都集中在旧石器时代的欧洲和西亚,在旧大陆的另一端——中国乃至东亚却鲜有鸟类与史前人类关系的研究报道。”张乐坦言。

  依托水洞沟遗址第12地点出土的414件鸟类骨骼,研究人员进行了埋藏学研究。他们发现,水洞沟遗址第12地点的鸟类以环颈雉、石鸡和山鹑等鸡形目为主,鹰形目和鸮形目等肉食性鸟类次之。古人类在鸟类骨骼表面造成的切割、敲砸、烧烤与劈裂等痕迹,主要分布于鸡形目的多肉部位以及猛禽类前肢的肢端部分。

  “这一现象表明,水洞沟史前人群捕获的鸡形目鸟类主要是为了食用,而捕获猛禽类则主要为了获取羽毛。”张乐表示。

  同时,民族学研究显示,现代狩猎采集群体有以肉食性鸟类羽毛作为装饰品,以彰显其狩猎能力或社会地位的传统习俗。张乐认为,水洞沟遗址第12地点的史前人群可能也以猛禽羽毛作为个人装饰,以吸引其他社会成员或群体的注目。

  在张乐看来,这项工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史前人群与鸟类关系的探讨与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区域性案例,水洞沟先民以鸟类羽毛作为装饰品的科学发现则为“我国一万年的文化史”又增加了新的研究视角与内涵。

  2022年8月22日,“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精神谱系,提升社区治理——《雷锋》杂志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社区治理经验特刊”首发式,在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门和院校的领导、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代表、社区居民、模范人物参加首发式。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精神谱系,提升社区治理”的经验引起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广泛好评。

  2022年8月22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小金山水域,千岛湖鲢鳙老口鱼种养殖现场,鱼种养殖户把二龄鲢鳙老口鱼种通过抽样、过秤后投放千岛湖。

  位于青海省杂多县的查旦湿地,是长江源区最大泥炭湿地,三江源国家公园高原湿地保护核心区,也是雪豹、黑颈鹤、棕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地。

  今年以来,文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购置40台数字指示秤投放到全县主要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果蔬店等消费集中场所,向群众提供免费的计量服务。

  2022年8月16日,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红岛段,白鹭和苍鹭在治理后的滩涂湿地上捉鱼。

  2022年8月17日,位于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白岩村3组的落星空露营基地里人来人往,入夏以来,这里便成为人们夏日休闲的新地标。

  2022年8月13日,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国网安徽电力党员服务队队员正在对当地一家企业大负荷生产设备进行安全用电检查,指导企业节能(错避峰)生产。

  8月9日,来自中国、越南、尼日利亚、也门等国的摄影师和留学生,在澜沧江昂赛大峡谷体验漂流。

  2022年8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选手在那达慕大会上参加射箭比赛。日前,兴安盟那达慕正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草原举行。本届那达慕大会期间将举办诗歌那达慕、传统美食那达慕、音乐那达慕以及赛马、射箭、搏克比赛等活动。

  2022年8月8日,在重庆万盛经开区南桐镇金兰坝村,青山绿野与金黄色稻田和鱼塘相互映衬,田野的线条在稻田中穿梭,美不胜收。近年来,当地加快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修复,将绿色还给矿山,昔日采煤沉陷区,今日放眼满山绿。

  近几年,青海省不断加大投入和保护治理力度,持续推进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显著提升,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休闲。

  随着暑期到来,天台山进入旅游旺季,当地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挖掘提升太阳文化资源,聚力打响日照太阳文化品牌。

  暑假期间,东港区充分发挥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作用,招募老师、志愿者等深入到268个乡村书屋,为学生开展各类教育服务,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

  四川省华蓥市禄市镇姚家塝村在灼灼其华的紫薇花和翻着金浪的水稻点缀下,恰似一幅恢宏绚丽的锦绣画卷。

  2022年8月3日,由中铁十一局施工的湖北省襄阳市环线提速改造工程跨襄阳北编组站大桥T3主墩顺利实现转体。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