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根据《2022年度中共西安市委政治协商计划》(市办字{2022}33号)和市政协工作安排,由市政协卢凯副主席带队,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赴长安区,开展秦岭北麓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究和利用月度协商第二次实地调研。西安市政协委员、长安老子文化国学研究院院长李醉全程参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终南山集贤古乐实地调研。
集贤鼓乐,又称“集贤香会”,起于西安周至 ,早在2004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因演奏形式、乐器等, 保留了大部分 原汁原味隋唐时期的风貌,与唐宫廷音乐一脉相承,所以 是中外专家公认的“唐代宫廷音乐文物”。
西安市政协副主席卢凯,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王龙,西安市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汪涛,西安市政协委员、长安老子文化国学研究院院长李醉,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研究室主任任莉娟,西安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安文中等调研组成员实地调研集贤古乐。
在一个小镇上传承46代,历经一千四百多年,多少朝代更迭、多灰飞烟灭,竟能生生不息,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
而今我们有幸亲近,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油然而生,也许祖先正是以这种方式,洞穿千年岁月,传送智慧到后人心中。
西安鼓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顾景昭先生介绍集贤鼓乐。集贤古乐其所用的乐谱最为独特,乃世所罕见的古字乐谱,曾有研究者根据集贤古乐的乐谱规律,成功破译了25首敦煌古曲,引起国内外巨大轰动。
集贤古乐,流行于集贤一带的古乐。可上溯秦汉,盛于唐、宋。又吸收元、明、清代姊妹艺术和民间音乐精华。演奏风姿瑰丽,韵律古朴天成,气质典雅庄严,程式结构严谨而富有变化,得到中外音乐家的高度评价。在周至县南集贤一带,经古乐老艺人身传口授,一代一代继承下来。
集贤古乐作为韵曲,更重要的是在韵上,韵才是音乐的灵魂,是沟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万物的桥梁,而我们现在所听的音乐只不过是曲而已。
集贤古乐分行乐坐乐。行乐是行进或站立时演奏的短小散曲,节奏整齐,所用乐器以笛为主。坐乐是大型套曲,音调高亢嘹亮,也有委婉抒情者。古乐曲目丰富,有清代手抄工尺谱,已整理出套曲、散曲百余首。其结构、曲牌、音节基本属于唐代燕乐谱式体系。
集贤古乐之所以流传到集贤镇,因为集贤镇原为宫殿区,集贤古乐原为宫庭乐。王子王妃喜爱终南山,终南山里狩猎又奏乐,集贤村民喜爱宫庭乐,宫庭乐演变成集贤古乐。王子王妃已去,豪华的宫殿也已不再,唯有集贤古乐年年岁岁不息,世世代代流传。
集贤鼓乐传承1400多年至今,我们一读这个古谱,5960多首鼓乐,就会觉得古人也是这么读的,我也这么读的,与古人的距离就会变得很近,“唱这个鼓乐,没有音乐的概念、规则,没压力,很放松,还很美,于是感觉来了,感觉代替思维,文化的隔膜一下子就被冲破了,没距离了。这是唯一的至今在使用的甲骨文,还能带着音传承下来,是绝学!传承下来几千年的东西,一定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定要继承。
集贤鼓乐乐谱被称为“燕乐半字谱”,自汉唐以上流传至今,已传承四十六代。鼓乐乐谱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乐谱。
著名笛子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刘森先生在甲骨文字典中,查阅到西安鼓乐谱中所有的表音符号,可与甲骨文字一一对应。他还在南集贤西村乐社演奏的西安鼓乐曲中,发现了可以与《诗经》中一些诗篇的韵、情完全吻合的乐曲。
集贤鼓乐乐曲由锣、鼓、笙、笛、管等组合的乐器编制,乐曲古朴、典雅、大气。我们依稀可以听得到、感受得到先秦礼乐中“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古韵与气魄。
唐玄宗的出现,使音乐文化达到了一个历史顶峰,音乐文化的顶盛时期,音乐遍及国都,终南山脚下的集贤镇,做为一个行宫,乃是夜夜笙歌。
千年之后,国土依旧,国都已迁,万里江山,虽有遗韵缭缭,却是众里寻它不见,完整难求,然集贤镇,乐社东、西两支,乐器完整,乐曲保存尚好,仍用千年之前的燕乐半子谱,能奏出古曲八十余支,虽破传男不传女的先例,加入女学员,笙、鼓、琴、锣仍样样不输当年,且西社加入伴舞,增加了可观赏性,逞兴盛之势,令人欣慰。
集贤古乐传承人介绍集贤文化:终南山连绵数十里,巍峨秀丽,山脚下土地肥沃,麦浪起伏。集贤镇曾出十位贤士,后皆上山修行。终南山内有一洞,名叫红孩儿洞,接通四川与集贤。集贤镇原为宫殿区,接纳王子王妃无数。终南山脚下的集贤镇,盛产果中之王猕猴桃。中国古乐的活化石,依旧存活在集贤镇,它的名字叫集贤古乐。
据史载及传说,我国民间颇具传奇色彩的“财神”赵公明出生在西安市周至县终南山下的集贤镇赵大村(该村因赵公明曾官居大夫而得名)。赵大村东邻有村名叫集贤。到了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南集贤成为皇室大型宫殿区,其中东瀛是皇帝的行宫,西社为百姓聚居地。
因终南山风景秀丽,沿途山水曲折蜿蜒,皇族常来此游玩、狩猎,闲时由西社人奏乐,流传下盛唐乐舞,在民间逐渐形成大唐宫廷音乐会,又称集贤香会,将其乐谱及演奏形式流传千余年至今,称为集贤古乐。
集贤古乐受隋唐宫廷音乐熏陶感染,演奏形式和乐谱与唐宫廷音乐一致。千百年来,被誉为“皇家梨园弟子”的历代老艺人代代相传,隋唐宫廷音乐真音不绝于耳,听来古朴浑厚,悠扬典雅,音韵独芳,使人如临其境,心旷神怡,让人领略到古代皇家宫廷音乐之大气。
在全球传统文化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来自西安周至县的民间艺术家们深情演奏集贤古乐,取这个“音乐活化石”的精髓,精彩呈现,可谓是一场音乐盛典。这千年的真音如绕梁余韵,为我们诉说着盛世大唐的辉煌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