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2022年第十六届(国际)网络红拳传承人展演交流暨第八届青少年红拳大赛、跑拳打手擂台赛上,兴平市武术院夺得红拳、跑拳打手擂台赛团体第一名。
兴平市武术院位于兴平市西吴街道西吴桥西900米,是一个全日制的专业武术学院,以红拳、竞技、散打为主要教学内容,学院担负着兴平地区红拳非遗保护和传承责任。在今年的各项大型赛事中,兴平市武术院的学员们不畏强敌、奋勇拼搏、一路过关斩将,以优异的成绩传承和弘扬了红拳文化、展示了红拳的魅力,推动了西吴辖区非遗项目红拳的传承和发展。
历史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活着”的城市记忆,非遗文化不仅连接历史和未来,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近年来,西吴街道办事处围绕国家非遗保护政策,以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为核心,积极构建良好的非遗传承社会氛围,将红拳等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非遗项目列入保护名单。2013年10月,兴平市武术院被兴平市文体广电局、兴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为兴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连续多年作为非遗文化先进单位受到西吴街道办事处及各级表彰,并多次代表兴平市参与大型文化展演、体育赛事等活动,西吴街道办事处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和支持大力弘扬了红拳非遗文化在西吴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同时助推非遗文化进乡村、进校园,提升群众的非遗体验感、参与感,让非遗文化真正走到大众的身边,形成全方位非遗文化保护格局。
红拳起源于周秦、扬名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是中国民族武学重要一脉,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拳是陕西关中、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地方拳的主流派。其内容丰富、套路繁多、技法全面、德艺并存,以撑补撑斩为其母、勾挂缠粘为其能、化身闪绽为其妙,钻身贴靠、腿法凌厉、刁打巧击为其法,享誉武林。红拳传域甚广,有豫红、陇红、川红、滇红、晋红、鲁红等,尤以关中最。2008年6月7日,红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