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2.85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15万亿元,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重回两位数……最新出炉的3月多个金融数据增长超过预期,显示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正在快速恢复,也显示疫情暴发以来打出的宏观政策组合拳的效果逐步显现。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表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发力也将支撑金融数据持续向好。在4月10日举行的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作为我国利率体系“压舱石”,存款基准利率要长期保留,贷款市场利率的改革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贷款利率的下行有利于稳定存款利率。
无论从3月还是整个一季度的数据来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都在加大,尤其是3月金融数据,整体大幅超过此前的市场预期。
具体来看,3月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2.85万亿元,比上月多增约1.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16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15万亿元,比上月多增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19万亿元。就整个一季度而言,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9万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08万亿元,同比多增2.47万亿元。
针对社会融资规模的较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加大,一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增加了7.44万亿元,这个水平是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多增了1.13万亿元。3月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新增3.15万亿元,同比多增了1.19万亿元。二是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力度加大。企业债、股票、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明显增加,一季度非金融企业的债券净融资1.77万亿元,同比多8407亿元,其中3月份当月企业债的净融资9819亿元,是单月企业债净融资的最高水平。三是金融体系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大力支持政府债券融资。一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58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增长明显。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2月以来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在量、价两个维度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的定向支持力度,政策效果在3月得到集中体现,主要表现为资金通过信贷、债市两个渠道,大规模流向企业。
“企业债融资单月增量达到历史峰值,足见目前低利率趋势下,企业债券融资需求恢复的积极性,这将有利于国内融资结构的优化和改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
除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外,3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也出现明显反弹,重回双位数,达到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个和1.5个百分点。
阮健弘指出,M2增速上升较多,说明货币政策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一季度是经济增长受疫情影响的承压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同期,在政策的引导下,银行信贷投放较多,推动M2增速大幅回升,全社会流动性持续保持在合理充裕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从新增人民币信贷结构来看,非金融企业贷款及居民贷款增速均有回升,尤其是个人消费贷款由降转升,表明随着国内疫情基本控制,生产、生活逐步回归常态,居民消费生活显示出积极变化。
居民贷款方面,无论是短期贷款还是中长期贷款都有明显回暖。其中,短期居民贷款净增5144亿元,为历史单月最大增量水平,同时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净增4738亿元,略高于去年同期。
“住户部门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消费部门,其信心增强有利于实体经济恢复增长。”阮健弘介绍,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居民消费信贷大幅减少,但3月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月新增个人消费贷款6094亿元,扭转了2月份净下降的走势。其中,3月个人住房贷款新增3472亿元,其他消费贷款新增2622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居民短期贷款继上个月负增长之后转正,说明随着生活秩序恢复,被疫情暂时抑制的居民需求开始回升,餐饮、******、郊游等短期消费恢复较快,购房等中长期贷款尚待逐步恢复。
阮健弘透露,从目前掌握的信贷需求情况看,随着疫情减缓和企业复工复产节奏的加快,资金需求得到足够恢复。同时,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放宽,个人消费贷款和住房贷款需求也会逐步释放。此外,随着重大投资项目的逐步开工,相应贷款也会增长。统计调查显示,二季度贷款需求预期指数比一季度高出17.1个百分点。
数据回暖,表明实体融资需求的回升,亦表明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在明显加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还有哪些工具?下一步央行是否还会进一步降息、降准?对此,孙国峰在发布会上一一予以回应。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实施三次降准。在最近一次定向降准后,有4000家左右的中小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到了6%。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和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这也是相对较低的水平。孙国峰表示,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有多种工具,有全面降准、定向降准,还有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提供长、中、短期流动性,还有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也可以提供流动性,所以中央银行提供流动性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而针对最近的市场焦点——存款基准利率,孙国峰再次明确表示,存款基准利率是我国利率体系“压舱石”,对于维护存款市场的正常秩序、防止非理性竞争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长期保留。
他还表示,存款基准利率自2015年10月以来没有调整,但并不意味着银行实际执行的存款利率就不变化,实际上存款利率的上下限都已经放开了,银行可以自主浮动定价。近期已经有部分银行存款实际执行利率下降,反映了市场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随着近期央行有序引导市场整体利率下行,货币市场基金、结构性存款等一些市场化的类存款产品利率明显降低,市场利率与存款利率正在实现两轨合一轨。另外,随着LPR改革深入推进,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水平明显提高,已经和市场接轨。贷款市场利率的改革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贷款利率的下行也有利于稳定存款利率。”他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仍然充足,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温彬表示,总的来看,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通胀开始高位回落,为货币政策操作打开了更大空间。(张莫向家莹)
8月26日,以“航天赋能 TOP智造”为主题的2022“航天+”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峰会在北京举办。
8月26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升力式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本次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有力推动了我国航天运输技术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的跨越式发展。
“依托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中的积累,我国有9款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在产出量、品种等方面均表现优异。与此同时,通过启动实施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科研院所稳定支持的资源配置新机制得以建立,促进了我国医学研究的规范健康发展。
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肖正国教授课题组与化学与材料学院陈涛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表面能很低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衬底,实现了钙钛矿薄膜的巨量转移,并基于此成功制备出白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为此,肖正国教授课题组使用表面能很低的PDMS衬底进行钙钛矿薄膜和微纳结构的巨量转移。
25日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为尽可能降低今冬明春可能出现的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干扰,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近日,该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及时编制和印发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以下简称“2022版《指南》”)。
10年来,我国出台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了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范式。
医学教育水平关乎人民健康。国家卫健委科教司监察专员刘登峰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培训重大制度,制定了基地标准、培训标准,遴选培训基地,严格基地入口关。
近日,据媒体报道,一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在线钢琴陪练,一次小手术花费万余元,让没有医保又刚毕业的她顿时捉襟见肘。
当今世界,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家园。值得一提的是,与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相比,本次大会有一个创新设计,即将举办新时代中国网络文明建设成果展示。
记者随张军一起踏进田里,发现了“异样”:本该顺着田垄一排排种植的玉米,好像改了“队形”——一垄种上玉米,旁边留下一垄空地,形成了规律性的相互间隔。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衡付广介绍,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流转活跃程度明显提升,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8月24日午间,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北京三号B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4日,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开幕。 为进一步支撑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大会特意邀请到邬贺铨、陈左宁、刘韵洁、李国杰4位院士围绕“东数西算与数字经济”这一主题展开高端对线
记者陈海波从国家药监局获悉,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宣布,中国通过疫苗国家监管体系评估。我国将在全球疫苗供应中扮演更积极角色,为促进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疫苗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贡献。
题:让强军梦“飞入寻常百姓家”——从几张“同框照”解读空军的奋飞航迹空军第一支列装歼-20的作战部队——“王海大队”所在航空兵部队,将展示歼-20单机和双机飞行动作。
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四部门22日联合印发紧急通知,要求有关地区毫不放松抓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打赢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丰收保卫战。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
长城是我国标志性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然而,与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相比,长城的保护状况一度不容乐观。
科技创新是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和新机制的关键,是应对、解决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风险和挑战、矛盾和问题的法宝,是打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天地的方法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