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0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之际,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栏目推出《看中国》特别策划,让我们跟着人民领袖一起致敬可亲可敬的人民,礼赞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在陕西榆林,农田丰收在望。他临时叫停了车,走进田间察看谷子、糜子、玉米长势,并和地里干活的乡亲们拉起了家常。听到乡亲说“日子好了,现在白面、大米、肉都可以吃”,总书记笑着说:“现在不是说稀罕吃白面和猪肉了,反而有时候吃五谷杂粮吃得还挺好。”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仅为209公斤,只有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公斤的一半,“吃饱饭”对于当时不少人来说是一件难事。
他后来回忆:“我当了六七年农民,那个时候我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过什么样的日子最好,具体目标是什么?”
乡亲们当时给了他三个答案,从不再去要饭,到能吃上高粱米、玉米面等纯粮食,再到“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
习近平将乡亲们的愿望记在心上。他说自己当时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担任总书记后,他最常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到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跟大家一起交流庄稼的长势和收成。
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来抓,反复叮嘱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特别强调了粮食安全:“苏湖熟,天下足”,“过去是南粮北调,现在北粮南调,吃大米靠东北。但是南方自己的责任田,自己还是要保。我们有‘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现在的面积和产量,你不能再减少,不能出了问题就让国家给调粮调菜”。
说到这里,总书记谈及往事:我在福建工作的时候,每天都要看吃菜的问题。福建人说“三天不见绿,两眼冒金光”,吃不上菜那就是政治,这种意识是很强的。现在一些干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和经验,忽视这些是不行的。
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总书记要求转变观念,他强调“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
在2022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要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强调,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在广东东海岛上察看海水养殖,总书记谈到要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把水产搞上去,把蛋白质搞上去很重要。
在广西来宾察看制糖工艺,他对企业员工们说,食糖是重要的副食品,大家为此辛勤劳动,为千家万户送去了“甜蜜”。
在我国,除19亿亩耕地之外,还有30多亿亩森林、60亿亩草原和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向森林草原、向江河湖海、向丰富的生物资源要食物,不仅能解决“吃饱”问题,也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二十连丰”。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39万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一个个现代化蔬菜大棚内,蔬菜检测、蔬菜冷链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蔬菜种植实现从“靠天吃饭”向控水控肥的精细管理跨越。反季蔬菜、特色果蔬丰富了百姓餐桌。一座座“海上粮仓”内,无人驾驶智能投喂船、深海智能网箱等设备让水产品供给持续升级……
“米袋子”越来越鼓,“菜篮子”里的花样也越来越多。截至2024年7月,全国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总数达到7.8万个,人们从“吃不饱”走向了“吃得好”。
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115.6公斤,比1956年下降33.4%,人均猪肉、牛羊肉和蛋类消费量分别比1956年增长3.9倍、2.6倍和3.3倍。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159.8公斤,比1956年下降35.2%,人均猪肉、牛羊肉和蛋类消费量分别比1956年增长9.6倍、2.4倍和21.6倍……百姓餐桌上米面粮食不再是“主角”,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原本的副食“闪亮登场”。
以咫尺餐桌看今日中国,“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也有了最响亮的答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