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游恒山记翻译到底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3-02-2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当我决定成为一个大人》由丹麦大学心理学教授斯文徳·布林克曼创作,这也是他写给年轻读者的第一本书。可能因为不是传统的文学作者,斯文徳选择用介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结构创作本书,这化解了一部分非虚构作品灌输式的喋喋不休,让出现在全书中无数的哲学家、艺术家还有学术派别显得不那么像一部古板的词典,同时也弥补了虚构文学在谈论人生、人性时过于悬浮的问题。

  故事的引子是17岁的丹麦少年安德烈的一场环欧洲火车之旅,敏感而忧郁的少年站在成年的边上,他一直想要弄清楚“人是什么?”“成为人意味着什么?”,这是贯穿全书的核心问题。安德烈在病重的奶奶安娜的远程“遥控”下,独自踏上安排好的旅途,同时带上奶奶给他的一部名为《何以为人?》的文稿,在环游欧洲的文化与历史名胜时,安德烈也在阅读那部文稿,它们几乎能完美地相互映证和解答安德烈一路上的所见所思。

  第一种是只看黑色宋体字的部分,这是安德烈的旅行故事,他记录自己的所见,同时与奶奶视频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在这个旅途中遇到令自己第一次怦然心动的女孩,遇见中学同学并对过去的一些事释然,最后与奶奶做永远的告别;第二种是只看绿色楷体字的部分,这就是书中之书《何以为人?》全稿,它是一部非虚构社科作品,用冷静的叙述性笔调,从哲学的维度阐述关于人的定义;第三种就是按顺序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带入安德烈这个角色,用他的眼去观察,和他一起阅读与思考,在书中书的提点下,从旅途的实物中找到映证,从而对文化和哲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成为人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特别值得反思的问题,这个简短的问题中,包含了很多人生的重要议题:我如何成为今天的样貌?我选择进入怎样的未来?我的身份是什么?我的责任是什么?我具备何种情感?我与他者的同与不同有哪些?这几乎是哲学与心理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而人往往只有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找到人生的锚点。

  这本书在丹麦的读者定位是14+,其实全世界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都会多多少少地思考以上这些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冠之“青春期的迷茫”,实际上,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好的解答,人并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身体摆脱青春期后就能同时摆脱迷茫。编者认为,也只有向内追问,并在外界良好的引导下,想清楚这些议题,弄明白作为人的意义,那一刻才是成人的一刻,这是一种自发的决定,因此这本书的中文译名就叫做《当我决定成为一个大人》,它不仅仅属于青少年,也属于许多心灵尚待成年的大人。

  全书主要有六个章节,也就是用六个视角去观看与解读“人”,作者的叙述非常巧妙,也像火车旅行一样做不断向前的运动,比如安德烈在法国参观拉斯科洞穴,震撼于今天的人类与上万年时空存在的人,如此相似,引发了对达尔文演化论的回忆。不过手中的文稿提示关于达尔文更有趣的是,他如此痴迷地研究蚯蚓四十年,环境塑造蚯蚓,而蚯蚓作用于环境,环境再继续滋养蚯蚓,它们之间的互惠关系让达尔文认为“我们都有一些像蚯蚓”,像在哪里呢?行文到此处,作者的书中书补充进一段玉米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为广泛传播,并在今天成为组成我们生活重要部分的史实,“我们生活在由玉米构成的世界里”。作者在这一章节中,从开头的人的生物属性切入,到“人与环境”成为越来越明朗的副主题。

  同样地,在后续理性人、情感人、社会人、未来人、哲理人的部分,作者也都暗藏了一个副主题,如在情感人的部分,副主题为“道德”,安德烈的旅行到了罗马,与英国女孩莎莉的相识,让他第一次去思考“爱的本质”,他们在这一章里分别,继续各自的旅行计划,忧郁的少年认为这次短暂的相识第一次让他对世界拥有了热情,他曾经不关心任何事,但此时他竟然觉得世界充满了光彩,作者在表达这种青春的萌动,描写真实而克制,写出了少年的纯真,但很快将重心放在更深层次的话题讨论上,他安排安德烈独处和阅读,读休谟、康德和亚里士多德关于情感产自何处的学术争论,安排安德烈去看1425年马萨乔的着名壁画,反思情感中的羞耻感、罪恶感,从而思考人的情感、人的精神——这是一场启蒙运动在少年身上的重现。作者起笔于初恋的悸动,却远远超出一般故事的少男少女的情愫,他将读者的目光带往更高的人性本质的层面上。

  不同于西方文艺作品中过分强调个人与自我的腔调,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作为一个人,必须获得一系列的身体、心理和文化方面的能力和品质,因此普遍和共同的东西优先于个人和个体,追问“人是什么”,拥有作为“人的情感与道德”,理解和传承人类共有的优质文化,承担作为“人的责任”,去决定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人,追求更完整和有意义的人生,关注更宏大和理想的生活。我想这是这本书,在这个浮躁时代闪光和动人的呼声。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