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40余万字图文并茂!峰峰这个村的村志是这样出炉的

时间:2022-09-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以前生活艰苦,村里人都穿不暖、吃不饱。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上的老百姓也过上了好生活……”回忆起新中国的奋斗史和村庄的变迁史,高何元感慨万千。

  高何元自1968年从武安一中毕业后便回村参加工作,年轻时,擅长文字写作的他常帮村里写工作材料,因工作出色到镇公社党政办任职,后又到彦亭村任党支部书记。多年与文字打交道,记工作日志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写村志的想法很早就有了,但是一直没有落实,直到2006年以后,发现村里的老人相继离世,意识到村志的编纂工作要提上日程了。”高何元说。

  2008年,退休后的高何元与志同道合的老友陈文瑞和高海龙提出了编纂村志的想法。陈文瑞当过兵,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任文职,善于组卷建档,退役返乡后,他着手组建了村级档案室,对村史文化有着大量的研究,是村志撰写的不二人选。高海龙也是村上的热心人,自2018年卸任会一直在村上帮忙,擅长画图。

  三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碰头当天就开始讨论村志的提纲,大家分工合作,陈文瑞负责将村级档案中党政、组织等内容整理、誊写,高何元负责收集其他内容和文字撰写,高海龙负责绘图,对整理出的内容,三个人互相校正,确保不出错误。

  虽说三人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彦亭,但记录历史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客观呈现事实,于是他们开始了漫长的撰写之路。说起最先收集村史资料的过程,高何元有些感慨:“彦亭村建村以来,前后跨越约五、六百年的时间,但具有编写参考价值的历史文字记载近乎空白,近代时期的社会发展概况也缺乏系统的资料,档案室的存档年份、内容都有限,村志编纂还需要参考更多的文史资料。加上村子一代老人相继离世,都给编纂村志工作增加了难度。”

  困难虽多,却挡不住他们坚如磐石的初心。白天,他们走街串户到村民家中进行走访或搜集资料,夜晚则趁着安静伏案疾书或到档案室深挖资料里的蛛丝马迹。“有时候晚上做梦都在搜集信息,因为找到一个线索笑醒。”高何元笑着说。

  终于,经过多次的修改更正,补充内容,三人将口口相传的记忆碎片变身为一部40多万字的《彦亭村志》。“彦亭村西依鼓山东麓,东望冀南平原……”村志共计十个章节,详细记录了村子近百年的大事记,涉及村庄党政组织、经济发展、小康新貌、宗室族谱、乡土文学、档案资讯等多个方面。虽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记录了在新中国腾飞的背景下,彦亭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朴实有趣的乡土文化,更是承载了几代人的美好记忆,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辈人。

  “彦亭村从解放初发展到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变化最大,村子通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村企共建,最辉煌的时候,村集体企业多达20余家,被评为峰峰矿区乡镇企业十强村。”高何元带着兴奋和自豪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村庄,边说边翻着书里相对应的内容。

  随着一页页的纸张翻过,村庄的面貌、村民生活水平也在慢慢变化。“随着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和新农村的建设,村里的企业转型演变,建新民居、建游园……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这个发展过程中的辉煌、瓶颈、涅槃以及割舍不断的乡情和时代文明,应该通过文字被铭记、被传承。”高何元说,这样的初衷也是他笔耕不辍的动力。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