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第54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开展了“穿越重庆山脊——寻找沧海桑田的地质秘密”自然资源科普活动,向公众介绍两江四岸的部分典型地质遗迹景观,讲述重庆母城的地质演化过程,解密重庆人民与美丽山水和谐共生的画卷。
活动中,来自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的科普专家对江北嘴江滩公园的地质遗迹和佛图关步道的地质资源点及地学文化等内容进行了讲解,并与活动参与者一起探秘江与城的故事,宣传自然资源保护,提高大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专家介绍,侏罗纪中期,重庆还是一片湖泊,当时的气候炎热干燥,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砂泥岩层,这些巨厚的砂泥岩层正是构成渝中半岛地基的岩石。渝中半岛的形成与长江和嘉陵江的演化密切相关,长江和嘉陵江在演化过程中发生着强烈的下蚀作用,河流不断侵蚀地表的岩层,河床高度不断下降,而渝中半岛在地壳的抬升和河流下切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最终成为“重庆母城”。
在嘉陵江河漫滩,有大片近现代形成的卵石滩。专家介绍,嘉陵江中的卵石来自上游,由大的块石在沿途水流的撞击、断裂、破碎及冲刷下,破碎的块石翻滚、跳跃、漂移、相互撞击,并被激流带动的沙粒冲刷、磨削,天长日久,质地松散及硬度较小的石块碎裂成沙粒,质地坚硬的石块被撞掉棱角,磨圆、磨光表面后成为卵石。在河漫滩还有一片疑似“恐龙骨骼化石”的岩石,专家解密,这其实是普通砂岩经差异风化和河流冲蚀作用形成的产物。
在佛图关步道,沿途可见众多的防空洞,经过多年风霜为何依然保存完好。科普专家表示,这些洞穴所在之处的岩石岩性为泥岩,因泥岩硬度较低,更容易挖掘,防空洞的顶板为砂岩,因砂岩质地坚硬不易垮塌可很好的作为防空洞的支撑。网红打卡点“开往春天的列车”所穿过的佛图关隧道,所开挖位置的选择原理与防空洞相同。佛图关步道上的砂岩因其坚硬不仅形成渝中独特地貌,还可以做为雕刻石材,用作文化传承。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副队长谭颖表示,当前,重庆正通过实施“重庆市中心城区、三峡库心等重要地质遗迹资源评价”项目,调查掌握重庆市两江四岸和“四山”区域内重要地质遗迹的资源分布情况和资源类型,挖掘重庆特色资源,评价其科学内涵和资源价值,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地质科学,了解地质文化,欣赏地质美学。
“下一步,我们将详细梳理地质遗迹评价项目成果,建立重要地质遗迹名录表和数据库,服务于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利用和国土空间规划;创建地质遗迹科普示范点,推出精品研学路线,利用全景影像等数字化成果,普及地学知识,服务于地学旅游科普及城市提升行动。此外,还要将两江四岸的重要地质遗迹与重庆人文资源相融合,打造地质文化旅游地,服务于文旅融合。”谭颖说。(韩梦霖)